百草园 医书大全 中药学 网站导航

第二节 清化热痰药

2015-02-01 20:55:49

  清化热痰药物多属寒性,适用于痰热郁肺,咳嗽痰多而稠黏,以及由于痰热而致的癫痫惊厥、瘰历等症。

  运用这类药物治疗癫痫、惊厥等并见痰涎壅盛的热症,需配清热、镇痉的药物同用。

  贝母

  【药用】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卷叶川贝、川贝母,以及浙贝母等的鳞茎。

  【性味与归经】川贝母:苦、甘,微寒。浙贝母:苦,寒。入心、肺经。

  【功效】止咳化痰,清热散结。

  【临床应用】1.用于肺虚久咳、痰少咽燥及外感风热咳嗽,郁火痰结咳嗽、咯痰黄稠等症。

  川贝与浙贝皆属性寒而有苦味,都能清肺化痰而止咳,可用于痰热咳嗽等症。然川贝性凉而有甘味,兼有润肺之功,而清火散结之力则不及浙贝母,故宜用于肺虚久咳、痰少咽燥等症,可与沙参、麦冬、天冬等品配伍;浙贝母苦寒之性较重,开泄力胜,大多用于外感风邪、痰热郁肺所引起的咳嗽,常与桑叶、杏仁、牛蒡子、前胡等品配伍同用。

  2.用于瘰历、疮痈肿毒及肺痈、乳痈等症。

  二贝都有清热散结的功效,可用于瘰历、疮痈、乳痈及肺痈等症。然浙贝偏于苦寒,长于清火散结,故一般认为用浙贝较佳。在临床应用方面,治瘰历可与玄参、牡蛎配伍;治疮痈可与连翘、蒲公英、天花粉等配伍;治肺痈,可与鲜芦根、生苡仁、冬瓜子、鱼腥草等同用。

  【处方用名】川贝母、川贝、京川贝(均为川贝母)、象贝母、浙贝(均为象贝母)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川贝母价格较贵,以研粉吞服为宜,每次吞服三分至五分。

  【按语】贝母与半夏,都能止咳化痰。但贝母苦寒清热,功专治肺,适用于热痰、燥痰;半夏辛温散寒,治在肺脾,适用于寒痰、湿痰。故一润一燥,各有所长。

  【方剂举例】二母散《和剂局方》:贝母、知母。治阴虚发热咳嗽。

  前胡

  【药用】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或紫花前胡的根。

  【性味与归经】苦、辛,微寒。入肺经。

  【功效】降气化痰,宣散风热。

  【临床应用】用于肺气不降、痰稠喘满、咯痰不爽及风热郁肺、咳嗽痰多等症。

  前胡辛散苦降,稍有散风之力,长于降气化痰,故适用于肺气不降、清肃之令不行,痰稠喘满,咯痰不畅等症,常于桑白皮、苏子、杏仁等药配伍;至于用治风热郁肺、咳嗽痰多,可与薄荷、牛蒡子、桔梗等品同用。

  【处方用名】嫩前胡、粉前胡、前胡(洗净,晒干,切片用)、炙前胡(蜜炙用,润肺降气化痰)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1.前胡与白前都能降气化痰,但前胡尚可宣散风热,白前则专主降气。

  2.前胡与柴胡都有发散的力量,两药配伍同用可用于散风解热,故前人称二胡为风药。但前胡治在肺经而主下降,柴胡治在肝胆而主上升,这是二药不同之点。

  【方剂举例】前胡散《证治准绳》:前胡、桑白皮、贝母、麦门冬、甘草。治咳嗽、涕浊稠黏,心胸不利,时有烦热。

  瓜蒌

  【药用】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蒌的果实。

  【性味与归经】甘,寒。入肺、胃、大肠经。

  【功效】清肺化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

  【临床应用】1.用于肺热咳嗽、咯痰黄稠及肺痈等症。

  瓜蒌甘寒清润,有清肺化痰功效,故可用于痰热咳嗽、咯痰稠厚、咳吐不利及肺痈等症,常与知母、浙贝母、生苡仁、冬瓜子等配伍同用。

  2.用于胸痹胁痛及乳痈肿痛等症。

  瓜蒌能清上焦的积热,又可化浊痰的胶结,故能通胸膈的痹塞,而治胸痹胁痛,在应用时常与薤白配伍。此外,本品还可用于乳痈初起、肿痛而未成脓者,与蒲公英、乳香等合用,有消肿散结的功效。

  3.用于肠燥便秘。

  瓜蒌仁质润多油,善涤痰垢而导积滞,有滑肠通便的功效,可用于肠燥便秘等症,常与火麻仁、郁李仁等配伍应用。

  【处方用名】全瓜蒌(药店配炒瓜蒌皮三分之一,炒蒌仁三分之二)、瓜蒌皮、蒌皮、炒瓜蒌皮(均配炒瓜蒌皮,有清肺化痰、宽中利气之功)、瓜蒌仁、炒瓜蒌仁(均配炒瓜蒌仁,用时打碎,有润燥滑肠之功)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按语】1.瓜蒌一药,原植物称为栝蒌,使载于《本经》。在古代使用时不分皮、仁,以整个果实使用,如汉代《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上称为栝蒌实,都以枚计。至后世始分栝蒌果实的果皮为瓜蒌皮,专主清肺化痰、宽中利气,适用于痰热咳嗽、胸痹胁痛等症;瓜蒌的种子较瓜蒌仁,偏主润燥滑肠,适用于肠燥便秘。如属便溏腹泻,不宜应用;皮、仁合用,称全瓜蒌,则上清肺胃之热而化痰散结,下润大肠之燥而滑肠通便。

  2.本品配以贝母,则清热化痰,润肺止咳,以治燥痰;配以薤白,则开胸散结、通阳利气,以疗胸痹。

  3.据上所述,古代所用的栝楼或栝蒌,及今之瓜蒌。但上海及江、浙地区药店中另有“栝蒌”一物,它的皮成焦黄色,与瓜蒌皮相似,但种子中段则凸起如束腰带,形如螳螂头,与瓜蒌仁不同。它是葫芦科草本植物王瓜的果皮和种子,与本品不同,应予区分。

  【方剂举例】栝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栝蒌、薤白、半夏、白酒。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

  竹茹(附:竹沥)

  【药用】本品为禾本科植物淡竹或苦竹等茎的节间部份,用刀刮去第一层青绿表层后,刮下的中间层。

  【性味与归经】甘,微寒。入肺、胃经。

  【功效】清热,化痰,止呕。

  【临床应用】1.用于肺热咳嗽,咯痰稠厚。

  竹茹寒能清热,兼有化痰作用,故能用于肺热咳嗽,常与黄芩、瓜蒌等药同用。

  2.用于胃热呕吐、呃逆。

  竹茹有和胃降逆作用,适用于胃热呕吐、呃逆等症,常与橘皮、半夏等药同用;对妊娠呕吐之症,本品也可应用。

  【处方用名】竹茹、淡竹茹、竹二青(生用)、炒竹茹(炒为焦用,减少其寒性)、姜竹茹、姜汁炒竹茹(炒时加适量姜汁,可减少其寒性,并加强止呕作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附药】竹沥:取新鲜淡竹截断后,架起,烧其中央部份,二端即有淡黄色的汁液流出,以器皿盛容,即为竹沥。性味甘寒,清热化痰的作用比竹茹强。可用于肺热痰多咳嗽、气喘胸闷,以及中风昏迷、痰涎壅塞等症。常与生姜汁同用。一般用量为一两至二两,单独饮服或用药汁冲服。

  【方剂举例】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橘皮、竹茹、人参、甘草、生姜、大枣。治哕逆。

  天竺黄

  【药用】本品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等因病而生成在节内的块状物。

  【性味与归经】甘,寒。入心、肝经。

  【功效】清化热痰,凉心定惊。

  【临床应用】用于痰热惊搐,中风痰壅等症。

  天竺黄能清化热痰,凉心定惊,功用与竹沥相似,适用于痰热惊搐、中风痰壅等症。在临床上以用于痰热惊搐居多,常配合朱砂、郁金、黄连、僵蚕等同用。

  【处方用名】天竺黄、天竹黄。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如研粉吞服,每次二分至三分。

  猴枣

  【药用】本品为脊椎动物猴科猴的胆囊及肠道间的结石。

  【性味与归经】苦、咸,寒。入心、肺、肝、胆经。

  【功效】豁痰镇惊,清热解毒。

  【临床应用】用于痰热壅塞,喘逆声嘶,以及小儿热盛惊厥等症。

  猴枣能清化痰热而定惊,功用与牛黄、马宝相似,适用于痰热喘咳、惊痫抽搐等症,常与川贝、天竺黄、沉香、麝香等合用。

  此外,猴枣又有清热解毒作用,所以还可用于痈疽、瘰历痰核等症。

  【处方用名】猴枣、猴子枣(研粉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分至三分,研粉冲服。或入丸散,吞服。本品价格昂贵,用时须注意剂量。

  【方剂举例】猴枣散(验方):月石、猴枣、青礞石、川贝、天竺黄、伽南香、麝香。治惊痫热痰壅塞。

  礞石

  【药用】本品为绿泥石片岩或云母片岩。

  【性味与归经】甘、咸,平。入肺、肝经。

  【功效】下气墬痰,镇肝止痉。

  【临床应用】1.用于稠黏老痰、顽痰,癫痫惊悸等症。

  本品性烈而质重,功专墬痰,主要用于顽痰癖结、或积痰惊痫等症,往往配合沉香、大黄、黄芩等同用。

  2.用于痰热惊搐。

  礞石又能镇肝止痉,对痰热引起的惊风抽搐,可配合薄荷、白蜜等同用。

  【处方用名】青礞石、[火段]礞石([火段]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一般多入丸、散。

  【方剂举例】滚痰丸《丹溪心法》:青礞石、沉香、大黄、黄芩。治实热老痰。

  海蛤壳

  【药用】本品为文蛤科动物文蛤或青蛤等的贝壳。

  【性味与归经】苦、咸,平。入肺、肾经。

  【功效】清肺化痰,软坚散结。

  【临床应用】1.用于痰火郁结,胸胁疼痛,痰多喘咳等症。

  海蛤壳能泄肺热而化稠痰,用于痰火郁结、胸胁疼痛,可与青黛、瓜蒌等配合;用于痰稠咳喘,可与海浮石、白前、百部等同用。

  2.用于瘰历、瘿瘤等症。

  本品有软坚散结的功效,可用于瘰历、瘿瘤等症,可与昆布、海藻、牡蛎等同用。

  此外,本品用,有可制酸,可治胃痛泛酸。

  【处方用名】生蛤壳、蛤壳、海蛤壳(打碎用)、蛤壳(用)、海蛤粉、蛤粉(研粉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蛤粉需包煎。

  【方剂举例】海蛤丸《丹溪心法》:海蛤、栝蒌。治痰饮心痛。

  海浮石

  【药用】本品为火山岩浆形成的石块或多孔珊瑚石。

  【性味与归经】咸,平。入肝经。

  【功效】清肺化痰,软坚散结。

  【临床应用】1.用于痰热咳嗽,咯痰稠黏、咳血等症。

  本品功能化痰,且有清肺之功,故临床主要用于痰热之症,可配伍瓜蒌仁、青黛等同用。

  2.用于瘰历结核。

  本品又能化痰软坚,治瘰历结核,可配合海藻、昆布等药同用。

  此外,据文献记载,海浮石还可用于石淋、小便涩痛,以本品研细末,用生甘草煎汤调服。

  【处方用名】海浮石、浮海石(打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葶苈子

  【药用】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的种子。

  【性味与归经】辛、苦,大寒。入肺、膀胱经。

  【功效】泻肺定喘,行水消肿。

  【临床应用】1.用于痰涎壅滞、咳嗽气喘等症。

  葶苈子能泄肺而下行,行水而消痰,故有泻肺定喘的功效,适用于痰涎壅肺、咳嗽痰喘、喉中有痰声如拉锯,在应用时可与桑白皮、旋覆花等药同用。

  2.用于面目浮肿,胸腹积水而小便不利者。

  本品泻肺气之闭,利膀胱之水,故又可用于面浮、小便不利、胸腹积水而属于实症者,常与防己、椒目、大黄等品配伍同用。

  【处方用名】甜葶苈、葶苈子(晒干用)、炒葶苈(炒用)、炙葶苈(蜜炙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包煎。

  【按语】1.葶苈子苦泄下降,能泄肺平喘、利水消肿,功似桑白皮而力较强。

  2.过去,一般认为葶苈子泻肺行水之力较为峻烈,只宜用于实症,对肺虚喘促、脾虚肿满等症则非所宜。但近来有用以配合黄耆、附子等药治疗肺原性心脏病喘促浮肿等症的报导。

  3.前人说葶苈子有苦有甜,甜者性缓,苦者性急。现上海地区药店中只有一种,习称甜葶苈,并无苦葶苈。

  4.据考证,上海地区所用的葶苈子为播娘蒿的种子,习称南葶苈子;而北方地区多用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的种子,习称北葶苈子。

  【方剂举例】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葶苈子、大枣。治肺中水饮壅塞,胸满喘咳,一身面目浮肿。

  昆布

  【药用】本品为昆布科植物(海带)或翅藻科植物鹅掌菜等的叶状体。

  【性味与归经】咸,寒。入肝、胃、肾经。

  【功效】消痰结,散瘿瘤。

  【临床应用】用于瘿瘤、瘰历等症。

  本品清热化痰、软坚散结,为治疗瘰历、瘿瘤之要药,常与海藻等药配伍同用。

  此外,本品与海藻配合其它利水消肿药,又可用以治疗水肿或脚气等病症。

  【处方用名】昆布、淡昆布(洗净,晒干,切断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方剂举例】昆布丸《外台秘要》:昆布、通草、羊啮、海蛤壳、海藻。治瘿瘤治瘿气,胸膈满塞,咽喉项颈渐粗。

  海藻

  【药用】本品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大叶海藻)或羊西藻(小叶海藻)的叶状体。

  【性味与归经】苦、咸,寒。入肝、胃、肾经。

  【功效】消痰结,散瘿瘤。

  【临床应用】用于痰涎结核,瘿瘤、瘰历等症。

  海藻功能消痰软坚,为治疗瘿瘤的要药,常配合昆布等应用;此外,由于它具有良好的消痰软坚作用,故又多用于治疗痰核瘰历等症。

  【处方用名】淡海藻、海藻(洗净,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方剂举例】海藻玉壶汤《医宗金鉴》:海藻、昆布、海带、半夏、陈皮、青皮、连翘、贝母、当归、川芎、独活。治瘿瘤。

  黄药脂

  【药用】本品为薯蓣科植物黄独的块根。

  【性味与归经】苦,平。入肝、心经。

  【功效】化痰消瘿,止咳,止血。

  【临床应用】1.用于瘿瘤结种,疮疖,无名肿毒等症。

  本品有化痰消瘿散结的作用,能至瘿瘤结块,常与夏枯草等同用;用至疮疖、无名肿毒等症,可与土大黄共研粉末外敷。

  2.用于咳嗽气喘,百日咳,吐血、咯血等症。

  黄药脂能止咳平喘,治咳嗽、气喘,可配合胡颓叶同用;治百日咳,用冰糖炖化服。还有止血的功效,可以治疗吐血、咯血等症。

  此外,本品近来在临床上又用于食道癌、胃癌、乳腺癌,以及甲状腺肿瘤等病,但多用或久服对肝脏有一定影响。

  【处方用名】黄药脂、黄药子、黄独(洗净,晒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消瘿汤(浙江中医研究所方):黄药子、海藻、昆布、土贝母、牡蛎。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肿。

  荸荠

  【药用】本品为莎草科植物乌芋的球茎。

  【性味与归经】甘,微寒。入肺、胃、大肠经。

  【功效】化痰消积,清热生津,明目退翳。

  【临床应用】1.用于痰核、瘰历等症。

  本品功能清化痰热,可用于肺胃痰热壅滞的病症,对痰核、瘰历出现热象的,常配合海蜇煎服,有化痰消散作用。

  2.用于热病烦渴,便秘,以及阴虚肺燥,痰热咳嗽等症。

  荸荠善清肺胃热而生津止渴,用于温病热灼津液口渴时,可用鲜者打汁,配鲜芦根汁、鲜藕汁、梨汁等同服。阴虚肺燥、痰热咳嗽,大便燥结时,也可应用。

  3.用于目赤热痛及障翳等症。

  荸荠有明目退翳功效,治目赤障翳,可配合其它药配合点眼。

  【处方用名】荸荠、地粟(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两至三两,煎服。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雪羹汤《温热经纬》:荸荠、海蜇皮。治阴虚痰热,大便燥结。

  瓦愣子(附:白螺丝壳)

  【药用】本品为蚶科动物魁蚶、泥蚶或毛蚶的贝壳。

  【性味与归经】咸,平。入肺、胃、肝经。

  【功效】散结,消痰。

  【临床应用】用于症瘕痞块,老痰积结等症。

  本品咸以软坚,故有消痰散结的功效,治症瘕痞块、老痰积结等症,常与三棱、莪朮、桃仁、鳖甲等配合应用。

  此外,本品又有制酸止痛作用,可用治胃痛泛酸的病症。

  【处方用名】瓦愣子、瓦愣、瓦垄子(,打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附药】白螺丝壳:即螺狮的外壳。性味甘温。功能收敛制酸。适用于胃痛呕吐,痰嗽等症。一般用量为五钱至一钱,煎服。研粉吞服,每次五分至一钱。

  【方剂举例】胃甲方(本院第五门诊部):瓦愣、延胡索、海螵蛸、广木香、甘草。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及一般胃病、胃痛。

  胖大海

  【药用】本品为梧桐科植物胖大海的成熟种子。

  【性味与归经】甘,寒。入肺、大肠经。

  【功效】开肺气,清肺热,润肠通便。

  【临床应用】1.用于肺热声哑,咽喉疼痛,痰热咳嗽等症。

  本品有开宣肺气、清泄肺热的功效,故适用于肺气闭郁、痰热咳嗽、声音嘶哑、咽喉疼痛等症,常与苦桔梗、生甘草、蝉衣、薄荷等药配合应用。

  2.用于热结便秘等症。

  胖大海不仅能清肺热,同时有润燥通便的功效,用治热结便秘,可单用炮汁饮服,但只适用于轻症,重症尚须配合适宜的清热泻下药同用。对热结便秘引起的头痛、目赤、轻度虚热等症,用之亦有一定的效果。

  【处方用名】胖大海(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枚至五枚,煎服。或用沸水炮汁服。

  木蝴蝶

  【药用】本品为紫葳科植物木蝴蝶的成熟种子。

  【性味与归经】苦,寒。

  【功效】清肺开音,疏肝理气。

  【临床应用】1.用于咳嗽音哑。

  本品有清肺开音的效用,能治疗咳嗽音哑的症候,临床上常与宣肺、止咳、化痰等药物配合应用。

  2.用于肝胃气痛。

  本品又能疏肝理气,可以治疗肝胃气。常配合香附、金铃子等药同用。

  此外,木蝴蝶还可用贴痈疽,有收敛疮口的作用。

  【处方用名】木蝴蝶、玉蝴蝶、千张纸(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分至一钱,煎服。外用适量。

上一章
目录
第一章 中草药的采集与炮制
第一节 中草药的采集与贮藏
第二节 中草药的炮制
第二章 中草药的性能
第一节 四气五味
第二节 归经
第三节 升降浮沉
第三章 中草药的应用
第一节 配伍
第二节 用量
第三节 服用法
第四章 解表药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第三节 解表药应用注意事项
第四节 具有解表功效的其它药物
第五章 清热药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第二节 清肝明目药
第三节 清热凉血药
第四节 清热解毒药
第五节 清热燥湿药
第六节 清虚热药
第七节 清热药应用注意事项
第八节 其它具有清热功效的药物
第六章 泻下药
第一节 攻下药
第二节 润下药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第四节 泻下药应用注意事项
第五节 其它具有泻下功效的药物
第七章 利水渗湿药
第一节 利水渗湿药
第二节 利水渗湿药应用注意事项
第三节 其它具有利水渗湿作用的药物
第八章 化湿药
第一节 化湿药
第二节 化湿药应用注意事项
第三节 其它具有化湿功效的药物
第九章 祛风湿药
第一节 祛风湿药
第二节 祛风湿药应用注意事项
第十章 理气药
第一节 理气药
第二节 理气药应注意事项
第十一章 活血祛瘀药
第一节 活血祛瘀药
第二节 活血祛瘀药应用注意事项
第三节 其它具有活血祛瘀功效的药物
第十二章 止血药
第一节 止血药
第二节 止血药应用注意事项
第三节 其它止血的药物
第十三章 消食药
第一节 消食药
第二节 消食药应用注意事项
第三节 其它具有消食功效的药物
第十四章 驱虫药
第一节 驱虫药
第二节 驱虫药应用注意事项
第三节 其它具有驱虫功效的药物
第十五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一节 温化寒痰药
第二节 清化热痰药
第三节 止咳平喘药
第四节 化痰止咳平喘要注意事项
第五节 其它具有化痰止咳平喘功效的药物
第十六章 祛寒药
第一节 祛寒药
第二节 祛寒药应用注意事项
第三节 其它具有祛寒功效的药物
第十七章 开窍药
第一节 开窍药
第二节 开窍药应用注意事项
第三节 其它具有开窍功效的药物
第十八章 平肝息风药
第一节 平肝息风药
第二节 平肝息风药应用注意事项
第十九章 安神药
第一节 重镇安神药
第二节 养心安神药
第三节 安神药应用注意事项
第四节 其它具有安神功效的药物
第二十章 补虚药
第一节 补气药
第二节 助阳药
第三节 养血药
第四节 滋阴药
第五节 补虚药应用注意事项
第六节 其它具有补虚药功效的药物
第二十一章 收敛药
第一节 收敛药
第二节 其它具有收涩安神的药物
第二十二章 其它药
第一节 其他药
[附] 具有肾毒性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