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

温病学派代表人物 —— 朱丹溪

朱丹溪(1281-1358),名震亨,字彦修,号丹溪,是中国元代著名的医学家,被誉为“温病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生于浙江义乌,因其医术高超、医德高尚,被后人尊称为“丹溪翁”。主要成就温病学说的奠基人:朱丹溪在医学上最大的贡献是对温病学说的发展。他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强调阴阳平衡在健康中的重要性。他认为温病的病因主要是外感温邪,治疗时应注重清热解毒、养阴生津。医学著作:他的代表作《
12月11日 22:22 标签:

唐代著名医家——张文仲

张文仲约生于唐·武德三年(620),卒于唐·圣历三年(700年)。唐代著名医家,唐御洛州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年轻时就与洛阳人李虔纵、京兆(今西安)人韦慈藏以医术高明而闻名于世,曾任侍御医,尚药奉御,善疗风疾,精于灸术、
12月18日 22:33 标签: 张文仲 御医

甄权与《明堂人形图》

甄权,约生于南朝梁大同七年(541),卒于唐贞观十七年(643),享年102岁。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人,因母病,与弟甄立言,精究医术,专习方书,遂为名医。甄权于针灸术造诣尤深,兼通药治。
08月06日 22:59 标签: 明堂人形图 针灸 甄权

许胤宗

许氏诊病问疾,重视切脉,以探求病原,主张病药相当,不宜杂药乱投,唯须单用一味,药力即纯,直攻病所,病立全愈。他一生诊病用药,独具特色。
08月06日 22:49 标签: 许胤宗 切脉
东海徐氏——徐之才

东海徐氏——徐之才

徐之才(492~572),字士茂,南北朝时北齐医学家。祖籍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寄籍丹阳(县治在今安徽省当涂县小丹阳镇)。
08月02日 20:50 标签: 徐之才 胎教
陶弘景和《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和《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公元456年-536年),字通明,自号隐居先生或华阳隐居,卒后溢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镇江一带)人,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
08月02日 20:32 标签: 陶弘景 本草经集注 华阳居士

藏医“医圣”——宇陀宁玛·元丹贡布

宇陀宁玛·元丹贡布,公元708年出生于拉萨西郊堆龙·吉纳的医学世家。宇陀·元丹贡布在藏医学上成就杰出,藏族人民尊称他为“医圣”和“药王”。

涪翁、程高和郭玉

郭玉(公元1~2世纪),东汉广汉郡(今四川新都县,一说广汉县)人,是汉和帝时最负盛名的医学家。郭玉的师祖叫涪翁,后传针术给程高,程高再传于郭玉。
07月31日 22:46 标签: 涪翁 程高 郭玉
王叔和与著作《伤寒论》、《脉经》

王叔和与著作《伤寒论》、《脉经》

王叔和,名熙,汉未至西晋期间人,其籍贯一说山东巨野,一说山西高平。他学识渊博,为人诚实,做了当时的太医令。在中医学发展史上,王叔和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论》,一是著述《脉经》。
07月31日 22:22 标签: 王叔和 伤寒论 脉经

上古医家——雷公、少师、伯高

雷公,中国传说中的上古医家,相传为黄帝众多懂医学的臣子之一。精于针灸,通九针六十篇。《黄帝内经》中的“著至教论”、“示从容论”、“疏五过论”、“征四失论”等多篇,都是以黄帝与雷公讨论医药问题的形式写成的。
07月31日 21:52 标签: 上古医家 雷公 少师 伯高
  • 1
  • 2
  • 3
  • >
  • 共29 条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