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
(山鞠穷,芎藭,香果,胡藭,马衔,雀脑芎,京芎,贯芎,抚芎,台芎,西芎等)
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
Chuanxiong Rhizoma
栽培药材,未见野生。
川芎原产于川、滇毛黔等四季不甚分明、气候较为温和的地区。适应于温和气候环境,对高温和低温都非常敏感。主产四川(灌县),在云南、贵州、广西、湖北、江西、浙江、江苏、陕西、甘肃、内蒙古、河北等省区均有栽培。
根茎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表面黄褐色至黄棕色,粗糙,质坚,不易断,味苦,辛,微回甜,有麻舌感。以个大饱满为佳。
川芎为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根茎发达,形成不规则的结节状拳形团块,具浓烈香气。花期7-8月,幼果期9-10月。川芎是一种中药植物,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 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 本品辛温升散,凡阴虚阳亢及肝阳上亢者不宜应用;月经过多、孕妇亦忌用。
【学名】Ligusticum chuanxiong
【药性】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效】行气药、祛风药、活血药;活血行气,适宜瘀血阻滞;祛风止痛,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腥痛、症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跌打损伤;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风寒湿痹,痈疽疮疡。
【形态特征】
茎直立,圆柱形,具纵条纹,上部多分枝, 下部茎节膨大呈盘状 (苓子)。茎下部叶具柄,柄长3-10厘米,基部扩大成鞘;叶片轮廓卵状三角形,长12-15厘米,宽10-15厘米,3-4回三出式羽状全裂,羽片 4-5对,卵状披针形,长6-7厘米,宽5-6厘米,末回裂片线状披针形至长卵形,长2-5毫米,宽1-2毫米,具小尖头;茎上部叶渐简化。
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总苞片3-6,线形,长0.5-2.5厘米;伞辐7-24,不等长,长2-4厘米,内侧粗糙;小总苞片4-8,线形,长3-5毫米,粗糙;萼齿不发育;花瓣白色,倒卵形至心形,长1.5-2毫米,先端具内折小尖头;花柱基圆锥状,花柱2,长2-3毫米,向下反曲。幼果两侧扁压,长2-3毫米,宽约1毫米;背棱槽内油管1-5,侧棱槽内油管2-3,合生面油管6-8。
【产地分布】主产四川(灌县),在云南、贵州、广西、湖北、江西、浙江、江苏、陕西、甘肃、内蒙古、河北等省区均有栽培。
【生长环境】川芎原产于川、滇毛黔等四季不甚分明、气候较为温和的地区。适应于温和气候环境,对高温和低温都非常敏感。
【用途】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川芎为多年生草本,均为栽培,主产于四川灌县,陕西、甘肃、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也有引种。栽后第2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挖出根茎,去掉泥土,除去茎叶,炕干。
川芎根茎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1.5至7厘米。表面黄褐色至黄棕色,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类圆形凹窝状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细小的瘤状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具波状环纹形成层,全体散有黄棕色油点。香气浓郁而特殊,味苦、辛、微回甜,有麻舌感。以个大饱满、质坚实。
川芎补充信息:
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川芎、酒川芎、炒川芎、麸炒川芎,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密闭,阴凉干燥处,防蛀。
川芎不适合人群:
月经过多,孕妇及出血性疾病慎服,阴虚火旺者禁服。
川芎食疗作用: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经,气香升散
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难产,胞衣不下,产后恶露腹痛,肿块,心胸胁疼痛,跌打损伤肿痛,头痛眩晕目暗,风寒湿痹 ,肢体麻木,痈疽疮疡。
川芎食物相克:
川芎做法指导:
1. 血瘀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难产、产后恶露腹痛,以及肿块等症,可与熟地(或生地)、白芍(赤芍)、当归组成基本方,然后根据病情进行加味。
2. 凡偏正头风头痛,属风寒昨,可荆芥、防风、细辛、白芷等配伍。
【毒性】川芎嗪静脉注射对小鼠的LD50为239mg/kg。川芎水溶性粗制剂给于小鼠ip和im的LD50分别为65.86与66.42g/kg。川芎嗪小鼠iv的LD50为239mg/kg。小鼠每日po川芎嗪5或10mg/kg,连续4周,动物体重、血象、肝、肾功能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用药禁忌】
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
1.《本草经集注》:白芷为之使。恶黄连。
2.《品汇精要》:久服则走散真气。
3.《本草蒙筌》:恶黄芪、山茱、狼毒。畏硝石、滑石、黄连。反藜芦。
4.《本草经疏》:凡病人上盛下虚,虚火炎上,呕吐咳嗽,自汗、盗汗咽干口燥,发热作渴烦躁,法并忌之。
5.《本草从新》:气升痰喘不宜用。
6.《得配本草》:火剧中满,脾虚食少,火郁头痛皆禁用。
专家解读
【功效】 川芎,性温,味辛,归肝、胆、心包经。主要功效包括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等症。此外,川芎还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缓解风湿痹痛。
【禁忌】
- 孕妇慎用:川芎具有活血作用,孕妇使用可能导致流产。
- 出血性疾病患者忌用: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等,因川芎活血作用可能加重出血。
- 阴虚火旺者慎用:川芎性温,阴虚火旺者使用可能加重症状。
- 过敏体质者慎用:对川芎过敏者应避免使用。
【配伍】
- 与当归配伍:增强活血调经功效,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
- 与白芷配伍:增强祛风止痛效果,适用于头痛、风湿痹痛。
- 与丹参配伍:协同活血化瘀,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 与黄芪配伍:益气活血,适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肢体麻木、疼痛。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川芎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川芎嗪、阿魏酸等。这些成分具有以下作用:
- 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压。
- 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 抗炎镇痛:缓解炎症和疼痛。
- 抗氧化: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损伤。
【特效】 川芎在治疗偏头痛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其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特性,使其成为治疗偏头痛的常用药物。临床研究表明,川芎制剂在缓解偏头痛症状、减少发作频率方面效果显著。
【上市产品】
- 川芎茶调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常见于中药店。
- 川芎嗪注射液: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如冠心病、脑血栓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复方川芎胶囊:用于活血化瘀、缓解疼痛,适用于多种痛症。
川芎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在现代医药领域仍具有重要地位,其广泛的药用价值和多种制剂形式,使其在临床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