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
当前位置:百草堂 > 药材大全 > 果实籽仁类 > 鹤虱
鹤虱

鹤虱

(北鹤虱,鬼虱,鹄虱)

拼音HeShi
性味

苦、辛,平;有小毒。归脾、胃经。

主治

治虫积腹痛,阴道滴虫。

拉丁学名

Carpesii Fructus

用法用量

内服:多入丸、散;煎汤,5-10g。

采集加工

9-10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打下果实,扬净。

生长环境

分布于东北、华北和河南、陕西、甘肃等地。生于沙性土壤上,田边、路旁常见,农田以近地边处较多。

识别特征

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茎直立,高20—50厘米,多分枝,有粗糙毛。叶互生,无柄或基部的叶有短柄;叶片倒披针状条形或条形,有紧贴的细糙毛。先短钝,基部渐狭,全缘或略显波状。花序顶生,苞片披针状条形;花生于苞腋的外侧,有短梗;花萼5深裂,宿存;花冠淡蓝色,较萼稍长,裂片5,喉部附属物5,雄蕊5,内藏;子房4裂,头扁球状。小坚果4,卵形,褐色,有小疣状突起,边沿有2—3行不等长的锚状刺。种子繁殖。

本品呈圆柱状,细小,长3~4mm,直径不及1mm。表面黄褐色或暗褐色,具多数纵棱。顶端收缩呈细喙状,先端扩展成灰白色圆环;基部稍尖,有着生痕迹。果皮薄,纤维性,种皮菲薄透明,子叶2,类白色,稍有油性。气特异,味微苦。

  药理作用

  1.天名精子有驱虫作用,1%天名精子配5滴加人生理食水25ml中,加温37℃再放人大绦虫,结果1-2分钟即死。

  2.野胡萝卜种子的醇提取物的水溶性部分,:有两种季铵型生物碱,一种从化学及药理上均确定其为胆碱,故有胆碱样作用;另一种则尚未确定。在动物试验中(离体豚鼠、大鼠小肠、大鼠子宫、猫支气管。离体蛙心等),还显示有罂粟碱样作用。种子还含黄酮类,据云能扩张冠状血管,有用于心绞痛者。种子中的甙性成分,对麻醉大有短暂的降压和抑制呼吸,能松弛大鼠、兔小肠及未孕子宫。也有报告,其提取物(可能为叶)对已孕或未孕的猫、豚鼠子宫有收缩作用。果实的热乙醇提取物有扩张冠伏动脉(离体猫心)的作用,与柯柯碱相似。其变种DaucuscarotaL.Var.sativaDC.的种子中提出的精油,对麻醉大小量可短暂的降低血压而不影响呼吸,大量则能导致持久性的降压并抑制呼吸,此精油对蛙心、在位犬心有直接抑制作用;对大鼠无镇痛作用,但却能抑制其中枢神经系统;它对士的宁及戊四氮引起的惊厥(蛙),有轻度的保护作用;它能松弛离体大鼠及兔小肠、大鼠子宫平滑肌;在离体蛙横纹肌标本上,它能降低乙酞胆碱引起的收缩。东北鹤虱的果实,试管内对蚯蚓、猪蛔虫、水蛙均有杀虫作用;10%鹤虱酒精提取物1ml于试管内对猪蛔头部作用不明显,须加入25ml才能使之挛缩停止。50%及25%浓度的鹤虱液体外实验,20小时后仅有少数的鼠烷虫Aspiculalistetraptcra死亡。

  【毒性】毒性: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000 mg/kg。

  【性味】味苦;辛;性平;小毒

  【归经】归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杀虫消积。主蛔虫病;蛲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多入丸、散;煎汤,5-10g。

  【注意】鹤虱有毒;孕妇禁用。

  【附方】

  ①治小儿疾病多有诸曳,腹中疼痛,发作肿聚,往来上下,痛无休止,亦攻心痛,呕吵涎沫,或吐清水,四肢赢困,面色青黄,饮食虽进,不生肌肤,或寒或热,沉沉嘿嘿:胡粉(炒)、鹤虱(去土)、摈榔、苦株根(去浮皮)各五十两,白矾(枯)十二两半。上为未,以面糊为丸,如麻子大。一岁儿服五丸,温浆水人生麻油一两点,调匀下之,温米饮下亦得。不拘时候。(《局方》化虫丸)

  ②治蛔咬痛:鹤虱十两,捣筛,蜜和丸如梧子。以蜜汤空腹吞四十丸,日增至五十丸。慎酒肉。(《古今录验方》)

  ③冶大肠虫出不断,断之复生,行坐不得:鹤虱未,水调半两服。(《怪证奇方》)

  ④治齿痛:一、鹤虱一枚,擢置齿中。(《纲目》)二、鹤虱煎米漱口。(《纲目》)

  【各家论述】

  1.《唐本草》:主蛔、蛲虫,用之为散,以肥肉汁,服方寸匕;亦丸、散中甲。

  2.《日华子本草》:杀五脏虫,止疟及敷恶疮上。

  3.《开宝本草》:心痛,以淡和半匕服。

  4.《本经逢原》:善调逆气,治一身痰凝气滞,杀虫。

  5.《岭南采药录》:疗恶府,解蛇毒,均捣敷。

  6.《现代实用中药》:治腹痛,为绦虫、烷虫、蛔虫之驱除剂。

  7.《药材资料汇编》:治久痢。

  【临床应用】治疗钩虫病。取鹤虱3两,洗净后水煎两次,药液混合浓缩至60ml(每10ml相当原生药5钱),过滤,加少量白糖调味,成人每晚睡前服30ml,连服两晚。小儿及年老体弱者酌减。观察57例,治疗后15天复查大匣,钩虫卵阴性者45例,阳性者12例,阴转率79%。治疗前合并蛔虫感染31例,治疗后复查大便,结果有19例蛔虫卵阴转。说明鹤虱亦有驱蛔作用。少数病例服药后数小时或第二天有轻微头晕、恶心、耳鸣腹痛等反应,可自行消失。

  【摘录】《中华本草》

  现代研究主要成分

  天名精果实中含有缬草酸、正己酸(n-Caproic acid)、油酸、右旋亚麻酸、卅一烷、豆甾醇和天名精内酯(Carpesialactone)、天名精酮(Carabrone)等内酯化合物.  野胡萝卜果实中含挥发油约 2%,其中有细辛醚(Asarone)、甜没药烯(Bisabolene)、巴豆酸(Tiglic acid)、细辛醛(Asarylaldehyde)等.此外,尚含黄酮类、糖、季胺生物碱(可能是乙酰胆碱)、氨基酸、 胡萝卜苦甙(Daucusin)、甾醇和扩张冠状血管的成分.

  药理作用

  1. 驱虫作用 用1%天名精子酊5滴加入生理盐水25ml 中,加温37℃再放入犬绦虫,结果1~2分钟死亡.鼠蛲虫在50%及25%浓度的鹤虱液中,于20小时后,仅有少数死亡.在10%、5%、1%的较低浓度内24小时无死亡现象.

  2.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天名精内酯能使小鼠在短暂兴奋后即转入抑制,四肢肌肉松弛,并呈麻醉状态.可对抗可拉明和士的宁所致之惊厥,与巴比妥类有显著协同作用.对犬、大鼠脑组织的呼吸有抑制作用.对家兔尚有降温、降压作用.

  3. 其他作用 野胡萝卜种子的醇提取物的水溶性部分,有两种季胺型生物碱,一种为胆碱,有胆碱样作用,另一种未确定.在动物实验中,还显示有罂粟碱样作用.种子尚含黄酮类,能扩张冠状血管.种子中的甙性成分,对麻醉犬有短暂的降压和呼吸抑制作用,能松弛大鼠、兔小肠和未孕子宫.果实的热乙醇提取物有扩张冠状动脉(离体猫心)的作用.

  各家论述

  1.《唐本草》:主蛔、蛲虫,用之为散,以肥肉汁,服方寸匕;亦丸、散中甲。

  2.《日华子本草》:杀五脏虫,止疟及敷恶疮上。

  3.《开宝本草》:心痛,以淡醋和半匕服。

  4.《本经逢原》:善调逆气,治一身痰凝气滞,杀虫。

  5.《岭南采药录》:疗恶府,解蛇毒,均捣敷。

  6.《现代实用中药》:治腹痛,为绦虫、烷虫、蛔虫之驱除剂。

  7.《药材资料汇编》:治久痢。

  附方

  ①治小儿疾病多有诸曳,腹中疼痛,发作肿聚,往来上下,痛无休止,亦攻心痛,呕吵涎沫,或吐清水,四肢赢困,面色青黄,饮食虽进,不生肌肤,或寒或热,沉沉嘿嘿:胡粉(炒)、鹤虱(去土)、摈榔、苦株根(去浮皮)各五十两,白矾(枯)十二两半。上为未,以面糊为丸,如麻子大。一岁儿服五丸,温浆水人生麻油一两点,调匀下之,温米饮下亦得。不拘时候。(《局方》化虫丸)

  ②治蛔咬痛:鹤虱十两,捣筛,蜜和丸如梧子。以蜜汤空腹吞四十丸,日增至五十丸。慎酒肉。(《古今录验方》

  ③冶大肠虫出不断,断之复生,行坐不得:鹤虱未,水调半两服。(《怪证奇方》)

  ④治齿痛:一、鹤虱一枚,擢置齿中。(《纲目》)二、鹤虱煎米醋漱口。(《纲目》)

  临床应用

  1.张文仲鹤虱散(《外台秘要》)治蛔虫心痛:鹤虱0.6g。为末,温水一盏,和服之。方中鹤虱杀虫,为君药。

  2.鹤虱丸(《圣济总录》)治痔瘘,脓血不止,积年不差:鹤虱、雷丸、白矾灰各30g,皂荚刺、硫磺各15g。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雄黄为衣,每服20丸,麝香温酒送下,食前服。方中鹤虱止血,敛疮,杀虫,为君药。

  3.鹤虱散(《太平圣惠方》)治小儿多吐蛔虫:鹤虱、大黄各0.3g,朴硝15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方中鹤虱杀虫,为君药。

  临床报道

  1. 治疗钩虫病 鹤虱90g,洗净后水煎两次,药液混合浓缩至60ml(每10ml含生药 15g),过滤,加少量白糖调味,成人每晚睡前服 30ml,连服两晚。小儿及年老体弱者酌减。治疗57 例,用药15天后复查大便,钩虫卵阴性者45例,阳性者12例。其中合并蛔虫感染的31例,治疗后复查大便,有19例蛔虫卵转阴。〔新医药通讯 1972;(5):45〕

  2. 治疗蛔虫病 鹤虱10g,苦楝根皮10g,槟榔10g,芜荑10g ,使君肉10g,雷丸10g。加水随意,但不可过多,煎浓去渣,于清晨空腹时1次服下。每日1剂,连用2日。治疗10例,驱虫有效率为70%。仅1例发生呃逆副作用,加用陈皮后副作用消失。〔中医杂志 1959;(4):51〕

  3. 治疗外阴白斑 鹤虱30g,苦参蛇床子野菊花各15g。加水约2000ml煎煮,滤取药液入盆内,趁热熏洗。严重者洗时加猪胆汁1枚,与药汁搅匀。每日2次,1个月为1疗程。〔湖北中医杂志 1980;(1):16〕

  4. 治疗阴痒 鹤虱、蛇床子各30g,百部15g,加水约半盆,水煎趁热熏洗,每次20分钟,每晚1次。病程短者10天获效,病程长者则需熏洗1~2个月。

  〔浙江中医杂志 1983;(3):118〕

  5. 治疗小儿蛔虫性肠梗阻 鹤虱、榧子、芜荑各9g,使君子12枚,槟榔12g,乌梅5枚,川椒 3g,细辛0.5g,大黄、苦楝皮各6g。清水炖上药,服时加米醋1汤匙送下,日1剂,分2次空腹服。治疗21例,一般在服药1~3剂后,腹痛即减轻,包块在3天内逐渐消失,其中在24小时内消失者占半数以上。排虫最多者为115条,最少者38条。〔福建中医药 1983;(1):25〕

专家解读

鹤虱

【功效】 鹤虱,学名Carpesium abrotanoides,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杀虫消积的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等寄生虫感染,以及小儿疳积等消化系统疾病。此外,鹤虱还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疮疡等症状。

【禁忌】 在使用鹤虱时,需注意以下禁忌事项:

  1. 孕妇忌用:鹤虱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妇使用可能导致流产或其他不良反应。
  2. 脾胃虚弱者慎用:脾胃虚弱者服用鹤虱可能会加重胃肠不适。
  3. 过量使用:过量使用鹤虱可能导致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配伍】 鹤虱常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

  1. 槟榔使君子配伍:用于治疗蛔虫病、绦虫病,增强驱虫效果。
  2. 苦参百部配伍: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疮疡,增强抗菌消炎作用。
  3. 鸡内金神曲配伍:用于治疗小儿疳积,促进消化。

【现代研究】 现代科学研究对鹤虱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1. 驱虫作用:鹤虱提取物对多种寄生虫具有显著的驱杀作用。
  2. 抗菌作用:鹤虱中的活性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具有抑制作用。
  3. 抗炎作用:鹤虱提取物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具有抗炎效果。

【特效】 鹤虱在治疗肠道寄生虫感染方面具有特效,尤其是对蛔虫、蛲虫和绦虫的驱杀效果显著。此外,对于小儿疳积,鹤虱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上市产品】 市场上含有鹤虱成分的相关产品包括:

  1. 鹤虱驱虫丸:主要用于治疗肠道寄生虫感染。
  2. 小儿疳积散:用于治疗小儿疳积,促进消化。
  3. 鹤虱抗菌洗剂:用于皮肤瘙痒、疮疡等皮肤问题的外用制剂。

这些产品在药店或网上药店均有销售,使用时需遵医嘱,注意剂量和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