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房苑(《吴氏本草》)、梨盖(《神农本草经》)、利茹(《名医别录》)、爵离、方盖、农果(《本草纲目》)
【功效】降逆止咳、清热通淋、益气填精、除邪镇惊、行气散结。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防葵的根。
【性味归经】辛,寒,无毒。入肺、肝、脾、胃、肾五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一12克。
【主治】
1、肿病。用记葵开为末,每服少许,温酒送下。
2、癫狂邪疾。治方同上。
3、伤寒动气(伤寒汗下后,脐左有动气)。用防葵一两,木香、黄芩、柴胡各半两。各药混合后,每取半两加水一碗半,煎至八成,温服。此方名“防葵散”。
【神农本草经】
味辛寒。
主疝瘕,肠泄,膀胱热结,溺不下,咳逆,温疟,癫,痫,惊邪,狂走。久服,坚骨髓,益气轻身。一名梨盖。生川谷。
《吴普》曰:房葵一名梨盖,一名爵离,一名房苑,一名晨草,一名利如,一名方盖,神农辛,小寒,桐君扁鹊无毒,岐伯雷公黄帝苦,无毒,茎叶如葵,上黑黄,二月生根,根大如桔梗,根中红白,六月花白,七月八月实白,三月三日采根(《御览》)。
《名医》曰:一名房慈,一名爵离,一名农果,一名利茹,一名方盖,生临淄,及嵩高太山少室,三月三日,采根暴干。
案《博物志》云:防葵与狼毒相似。
专家解读
【拼音】 Fáng Kuí
【功效】 防葵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疮疡肿毒、乳痈、瘰疬、丹毒、跌打损伤等症状。
【性味】 性味苦寒。
【采集加工】 防葵一般在夏秋季节采集,采集其全草或根。采集后洗净泥土,晒干或切段晒干备用。
【生长环境】 防葵多生长在山坡、草地、林缘等湿润环境中。品质较好的防葵通常生长在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的地方。
【识别特征】 防葵植株高约30-60厘米,茎直立,叶片互生,呈长椭圆形或披针形,边缘有锯齿。花小,呈白色或淡黄色,排列成圆锥花序。根呈圆柱形,表面黄棕色,断面白色。
【主治】 主治疮疡肿毒、乳痈、瘰疬、丹毒、跌打损伤等。外用可治蛇虫咬伤。
【禁忌】 孕妇慎用,脾胃虚寒者不宜内服。
【配伍】 防葵常与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清热解毒药材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治疗跌打损伤时,可与红花、川芎等活血化瘀药配伍。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防葵含有多种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
【特效】 防葵在治疗疮疡肿毒方面有特效,尤其对初期红肿热痛的症状有显著缓解作用。
【上市产品】 目前市场上防葵的相关产品较少,主要以中药材形式销售,部分中药制剂中可能含有防葵成分。消费者在购买时应注意选择正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