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
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古代名医录 > 吴谦和《医宗金鉴》

吴谦和《医宗金鉴》

2013年12月31日 11:02

  吴谦(1689~1748年),字六吉,清朝安徽歙县人,清代著名医家,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乾隆四年由太医吴谦负责编修的一部医学教科书,全书90卷,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简要的一种。

吴谦和《医宗金鉴》

  吴谦生平

  吴谦,生活于康乾时期,与张璐、喻昌并称为清初三大名医之一。清朝乾隆年间,吴谦为宫廷御医,1736年以后任太医院判(太医院副院长、官阶正五品)。由于吴谦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受到朝廷上下广泛赞誉,加之又屡屡治愈皇亲国戚们的顽疾,乾隆皇帝对其十分的赏识和器重。乾隆帝曾经对身边的大臣们说:“吴谦品学兼优,非同凡医,尔等皆当亲敬之”。

  吴谦博学多才,临床经验丰富,德艺双馨。他一贯谦虚好学,熟读古今医籍。善于总结经验。相传吴谦早年行医曾遇一骨折病人,由于久治不愈,吴谦深感歉疚。后来吴谦听说一位民间医生治愈了其疾,便不辞劳累,几次翻山越岭步行五十多里地去登门求教,学习治疾的技艺。一般来说。医疗技艺是不外传的,但吴谦的谦逊与好学感动了那位山间医生,于是授之于整骨手法及药方。此后。吴谦受到启发,又先后师事十多位民间医生,博采各家之长,从而练就了自已娴熟的技法。为他后来进入太医院及主持编纂《医宗金鉴》大型系例丛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乾隆元年(1736年),清高宗亲政。这个时期,城市手工业中已经有了资本立义的萌芽,社会生活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与内容,虽仍有抱残守阙之人,但大多医家能继承创新,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尤其大批知识分子弃儒从医,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的发展。于是,清政府为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下昭编纂医籍,称“此乃万世寿民公事”。乾隆四年(1739年)11月17日,下谕旨“尔等衙门该修医书,以正医学”,要求太医院组织编写一部大型综合性医书。太医院使(院长)钱斗保等接旨后,召集太医院医官们商讨研究,组织搭建编写班子,拟定执行办法。同时上奏要求将皇宫珍藏的所有医学书籍全部交于太医院整理,并通令全国征集各地家藏的医书和民间验方。方案上呈后经乾隆皇帝批准并钦定吴谦与同宦刘裕择为医书总修官(主编),开始整理编辑医学类丛书。根据编写计划,吴谦等“分门聚类。删其驳杂,采其精粹,发其余蕴,补其未备”(卷首奏疏),采取历代各家论述之长,系统加以整理,前后历时三年时间,于乾隆七年(1742年)将医书编写完成,乾隆皇帝亲自为该书赐名为《医宗金鉴》。

  医宗金鉴

  吴谦奉旨后,下令征集全国的各种新旧医书,并挑选了精通医学兼通文理的70多位官员共同编修。《医宗金鉴》经过三年时间完成,共90卷,15个分册。即伤寒17卷、金匮8卷,名医方论8卷,四诊1卷,运气1卷,伤寒心法3卷,杂病心法5卷,妇科心法6卷,幼科心法6卷,痘疹心法 4卷,种痘心法1卷,外科心法16卷,眼科心法2卷,针灸心法8卷,正骨心法4卷。

  该书特点 :图、说、方、论俱备,歌诀助诵。细读之有着十分明显的时代性,适应18世纪中国疾病谱 。例如:公元17-18世纪,康熙、乾隆由于天花危害甚大,对太医院压力更大,因此,太医院在分科设置上也有明显的反映,如将痘疹作为一科从幼科中分立出来,在《医宗金鉴》中也单独成册,特别还将《种痘心法》作为一卷与幼科心法并列,可见对天花一病的专 门研 究与防治得到了高度重视,促成幼科被分解为三科。由于接种人痘的推广与普及,天花之危害明显降低,太医院又将痘疹一科合并回幼科。另外,还有对正骨一科整理提高也十分明显 ,通过《医宗金鉴》的编纂,使中国历代相传的正骨理论与技术更加系统,更将宫廷上驷院绰班 (正骨) 处的丰富经验融为一体,使太医院正骨科与上驷院绰班处合并一处,理论与技术均得到提高 。

  《医宗金鉴》逐步成为全国医学教与学的必读书、准绳。由于广泛之需求,政府与商家刻本印刷十分频繁,至今其版本流传已有50余家,平均4-5年即有一次新版本问世。这既是由于该书内容的丰富简约,深受读者喜爱,同时,乾隆皇帝给予的高度评价与肯定,也助了有意义 的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