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
当前位置:百草堂 > 疾病大全 > 血管瘤
血管瘤

血管瘤

部位

全身

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粘膜、如舌、唇、口底等组织,少数发生于颌骨内或深部组织。 血管瘤按其临床表现及组织学特征一般可分为毛细血管型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及蔓状血管瘤,其中以毛细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瘤较常见。

  • 专家解读
  • 治疗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预防
  • 鉴别
  • 并发症

血管瘤介绍

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血管肿瘤,主要由血管组织异常增生形成。它可以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见于皮肤和软组织。血管瘤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混合型血管瘤等。这种疾病可能在出生时就有,或者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出现。大多数血管瘤在儿童期会自行消退,但也有部分病例需要治疗。

现代研究

现代科学研究在血管瘤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研究发现,血管瘤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异常以及某些生长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异常有关。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使得科学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血管瘤的分子基础,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如超声、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使得血管瘤的诊断更加准确和便捷。此外,基因编辑和靶向治疗的研究也在不断推进,有望为血管瘤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特效药

目前,针对血管瘤并没有明确的特效药,但有一些药物在临床实践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例如,普萘洛尔(Propranolol)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被广泛用于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研究表明,普萘洛尔可以显著缩小血管瘤的体积,改善症状。此外,糖皮质激素、长春新碱等药物在某些情况下也被用于血管瘤的治疗。

上市产品

市场上已有一些针对血管瘤的治疗产品,主要包括药物和医疗器械。普萘洛尔片剂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药物,适用于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此外,还有一些外用药物如咪喹莫特乳膏,也被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血管瘤。

在医疗器械方面,激光治疗仪、冷冻治疗仪等设备被广泛应用于血管瘤的物理治疗。这些设备通过破坏异常增生的血管组织,达到治疗目的。市场上还有一些专门针对血管瘤的护理产品,如保湿霜、防护贴等,旨在减轻症状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综合考虑疗效和安全性。

1.手术治疗,局限者可全部切除,范围广者可部分切除。

2.微波透热治疗,主要应用于海绵状型。

3.放射治疗,用于婴幼儿毛细血管瘤和表浅的海绵状血管瘤。

4.硬化治疗,用于海绵状血管瘤。

5.冷冻治疗,用于杨梅状及海绵状血管瘤。

6.激素治疗,用于婴幼儿血管瘤。

7.血管内栓塞,用于蔓状和巨型海绵状血管瘤。

一般性手术的预防性抗感染选用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或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如红酶素、青酶素等);体质差或并发感染者常联合用药,较常用为: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如青酶素)+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如庆大酶素)+作用于厌氧菌的药物(如灭滴灵);手术前后感染严重或有并发症者可根据临床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血管瘤虽然是一种良性病变,但生长于颜面部者导致严重面部畸形,所以出生后如发现有血管瘤应及时就医,在病变较局限时采用手术等治疗可较彻底消除病变,由于病变局限,手术也不致引起较严重的面部畸形,如不及时治疗,瘤体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此时切除后可因大面积组织缺损导致严重术后畸形;甚至可由于波及重要结构而不能根治,某些血管瘤(如颌骨中心性血管瘤)可突然破裂,造成致死性大出血,这种类型的血管瘤也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和时机,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手术,可大大降低手术风险。

1.瘤体外观特征(葡萄酒斑状或杨梅状等)。

2.压之褪色或缩小。

3.体位元试验阳性,扪诊及静脉石,穿刺抽出凝全血(海绵型),扪有搏动感,听诊吹风样杂音,压闭供血动脉及杂音消失(蔓状型)。

4.血管造影示瘤区造影剂浓聚或血管畸形。

5.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早期血管性组织分化阶段,由于其控制基因段出现小范围错构,而导致其特定部位组织分化异常,并发展成血管瘤。也有学者认为,在胚胎早期(8~12月)胚胎组织遭受机械性损伤,局部组织出血造成部分造血干细胞分布到其它胚胎特性细胞中,其中一部分分化成为血管样组织,并最终形成血管瘤。

1.对于较表浅,肿瘤较局限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于较深在部位发病或肿瘤巨大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B”和“A”。

外治压迫法,长期用棉花垫或橡胶海绵直接放在患处的外面。注射法,以消痔灵注射液与1%普鲁卡因1∶1注射于瘤体内,剂量视瘤体的大小而定,一般是在3cm的范围内注射4—5ml。

血管瘤需与出血结节鉴别,前者有典型的外形及指压时消失或颜色变浅的特点,必要时可用针抽吸,血管瘤可抽出鲜血,出血结节抽出的是陈旧血,并可掺有其他成分。

血管瘤的并发症有溃疡、出血、感染、重要器官功能损害、充血性心力衰竭及骨骼肌肉损害而造成的肢畸形等。 血管瘤的综合症有:1、骨肥大性静脉曲张症 2、血小板减少血管瘤综合症 3、脑颜面管瘤综合症 4、软骨发育异常血管瘤综合症 5、Lindon-Von-Hippel综合症 6、Steiner-Vorner综合症 7、血管瘤球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