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
当前位置:百草堂 > 疾病大全 >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症,支扩)

部位

胸部

支气管扩张是指一支或多支近端支气管和中等大小支气管管壁组织破坏,造成不可逆性扩张。它是呼吸系统常见的化脓性炎症。主要致病因素为支气管的感染、阻塞和牵拉,部分有先天遗传因素。患者多有童年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等病史。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麻疹、百日咳疫苗的预防接种,以及抗生素的应用等,本病已明显减少。

  • 专家解读
  • 治疗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预防
  • 鉴别
  • 并发症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特征是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永久性扩张。这种扩张导致气道壁变薄,分泌物排出受阻,容易引发感染和炎症。常见的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等。支气管扩张的病因多种多样,可能包括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常、慢性感染(如结核、肺炎)以及某些先天性疾病。

现代研究

现代科学研究在支气管扩张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高分辨率CT扫描,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诊断支气管扩张。分子生物学研究揭示了炎症反应和气道重塑在疾病进展中的关键作用。此外,基因学研究也在探索特定基因变异与支气管扩张的关联,为未来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了可能。

在治疗方面,研究重点集中在控制感染、减少炎症和改善气道清除功能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吸入性皮质类固醇和黏液溶解剂的应用都得到了广泛研究。近年来,生物制剂如抗白细胞介素-5(IL-5)单克隆抗体在治疗某些难治性支气管扩张病例中显示出潜力。

特效药

目前,针对支气管扩张并没有单一的特效药,治疗通常需要综合多种药物和方法。然而,某些药物在控制症状和预防感染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效果。例如,阿奇霉素作为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长期低剂量使用可以有效减少急性加重频率。此外,吸入性皮质类固醇(如氟替卡松)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的联合使用也在改善症状和肺功能方面显示出一定效果。

上市产品

市场上已有多种用于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产品,包括抗生素、吸入性药物和黏液溶解剂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上市产品:

  1. 抗生素

    •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用于长期控制感染。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oxicillin/Clavulanate):用于急性感染的治疗。
  2. 吸入性药物

    • 氟替卡松/沙美特罗(Fluticasone/Salmeterol):联合制剂,用于控制炎症和扩张气道。
    • 布地奈德(Budesonide):吸入性皮质类固醇,用于减少气道炎症。
  3. 黏液溶解剂

    • 乙酰半胱氨酸(Acetylcysteine):帮助稀释痰液,促进排出。
  4. 生物制剂

    • 美泊利珠单抗(Mepolizumab):抗IL-5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难治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支气管扩张。

这些产品的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反应进行调整。随着科研的不断进步,未来可能会有更多针对支气管扩张的新药和治疗方法问世。

一、一般性治疗、引流排痰和免疫治疗参见节细菌性肺炎

二、 控制感染:

根据症状、体征、痰性质和细菌培养的结果选用抗菌素,用药要兼顾真菌和厌氧菌的感染。除口服及静脉给药外,还可雾化吸入或经纤支镜滴入抗菌素。(参见细菌性肺炎

三、有慢性副鼻窦炎、齿龈炎和扁体炎者,应同时给予积极治疗。

四、 外科手术:

反复发作的大咯血,肺部感染经长期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病变不超过2个肺叶,无严重心、肺功能损害者,可考虑手术切除。

一、病史、症状:

幼年可有麻疹百日咳、支气管肺炎肺结核等病史;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痰量和痰的性质不等;部分有咯血咯血量和诱因各异;多数有间歇性发热、乏力、纳差、心慌、气急等症状。

二、 体检发现:

副鼻窦及口咽部可有慢性感染病灶;早期及轻症者无异常体征,感染后肺部可闻及干湿性罗音和哮鸣音,晚期可有肺气肿、肺动脉高压、杵状指(趾)等体征。

三、辅助检查:

(一)X线胸片:轻症多无异常发现,重症病变区肺纹理增多、增粗、排列紊乱,有时可见支气管呈柱状增粗或"轨道征",典型呈蜂窝状或卷发状阴影,其间夹有液平面的囊区。

(二)支气管碘油造影:可发现囊状、柱状或囊柱状改变,目前仅在外科手术前采用。

(三)胸部薄层CT扫描:对支气管扩张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四)痰细菌学培养: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支气管扩张的主要发因素为支气管-肺组织的感染和支气管阻塞。感染引起管腔粘膜的充血、水肿,使管腔狭小,分泌物易阻塞管腔,导致引流不畅而加重感染;支气管阻塞引流不畅会诱发肺部感染。故两者互相影响,促使支气管扩张的发生和发展。先天生发育缺损及遗传因素引起的支气管扩张较少见。

        多数患者在童年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迁延不愈的病史,以后常有呼吸道反复发作的感染。其典型症状为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

    慢性咳嗽伴大量脓性痰,痰量与体位改变有关,如晨起或入夜卧床时咳嗽痰量增多,呼吸道感染急性发作时,黄绿色脓痰明显增加,一日数百毫升,若有厌氧菌混合感染,则有臭味。

    咯血可反复发生,程度不等,从小量痰血至大量咯血,咯血量与病情严重程度有时不一致,支气管扩张咯血后一般无明显中毒症状。

    若反复继发感染,支气管引流不畅,痰不易咳出,可感到胸闷不适。炎症扩展到病变周围的肺组织,出现高热、纳差、盗汗、消瘦贫血等症状。

    慢性重症支气管扩张的肺功能严重障碍时,劳动力明显减退,稍活动即有气急、紫绀、伴有杵状指(趾)

X线检查:典型的X线表现为粗乱肺纹中有多个不规则的环状透亮阴影或沿支气管的卷发状阴影,感染时阴影内出现液平。

    CT检查:显示管壁增厚的柱状扩张,或成串成簇的囊样改变。

    支气管造影能确诊,并可明确支气管扩张的部位、性质和范围。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以明确出血、扩张或阻塞部位,还可进行局部灌洗,取得冲洗液作涂片革兰染色、细胞学检查,或细菌培养等,对诊断和治疗也有帮助。

积极治疗呼吸道感染如鼻窦炎、扁体炎等.尤其是高度重视幼年时期的麻疹、百口咳、支气管肺炎肺脓肿以及肺结核等的防治,对预防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对支气管扩张患者退免吸入有毒浓烟、有害粉尘等,具有降低支气管扩张严重程度的作用。

应注意与慢性支气管炎肺癌肺结核相鉴别。

支气管扩张症常因并发化脓菌感染而引起肺炎肺脓肿、肺坏疽、脓胸、脓气胸。当肺组织发生广泛性纤维化,肺毛细血管床遭到严重破坏时,可导致肺动脉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