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
当前位置:百草堂 > 疾病大全 > 紧张性头痛
紧张性头痛

紧张性头痛

(紧张型头痛,肌收缩性头痛,精神肌源性头痛)

部位

头部

紧张性头痛又称为肌收缩性头痛。主要为颈部和头面部肌肉持续性收缩而产生的头部压迫感、沉重感,有的病人自诉为头部有“紧箍”感。

  • 治疗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预防
  • 鉴别
  • 并发症

急性发作期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麦角胺或二氢麦角胺等有效。预防性治疗用阿米替林、丙咪嗪或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或氟西汀)常有效,心得安对某些病例有用。失眠者可给苯二氮卓类,如地西泮10~20mg每天口服。对于焦虑、紧张或抑郁的病人应在精神上给予诱导和劝慰,使其消除顾虑。对局限性的肌肉疼痛,如颈项肌和肩胛肌等可作按摩、针灸、理疗、局部普鲁卡因封闭等治疗。

 

典型病例多在20岁左右起病,随年龄典型病例约20岁起病, 患病率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加;两性均患, 女性多见。特征是几乎每日双枕部非搏动性持续性钝痛,如带子紧束头部或呈头周缩箍感、压迫感或沉重感,不伴前驱症状如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视力障碍等。许多病人可伴有头昏、失眠、焦虑或抑郁等症状。或为较频繁发作的头痛头痛期间日常生活不受影响,可有疼痛部位肌肉触痛或压痛点,有时牵拉头发也有疼痛;颈肩背部肌肉有僵硬感,捏压时肌肉感觉舒适。可与偏头痛并存。

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大致如下:

1、焦虑或忧郁伴随精神紧张。

2、其他原因的头痛或身体其他部位疼痛的一种继发症状。

3、头、颈、肩胛带姿势不良所引起。

1、脑电图、肌电图检查。

2、眼科特殊检查。

3、放射性核素(同位素)检查、X线检查、核磁共振(MRI)检查、CT检查。

紧张性头痛头痛患者中最常见的一种,故预防紧张性头痛尤为重要。因该病与长期焦虑、神经紧张、过度疲劳有关,故首先避免精神刺激,生活规律化,禁止烟、酒。长期处于不良工作姿势,使头、颈肩部肌肉持续收缩亦可出现该头痛,因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对于长期慢性该头痛患者,除进行心理治疗外,还可以配合使用镇静、止痛剂如安定、布洛芬等药物治疗。

1.偏头痛

紧张性头痛与偏头痛是不同的,前者是一种非搏动性深部疼痛,多见于枕、颞、额等部位,并可能扩散到颈部、肩背部,其性质为发紧、麻木、重压感、钝痛、酸痛、刺痛或痉挛性牵扯样疼痛,转动头部可加重,尤其是肩背部肌肉明显,病人常感到头颈部僵硬,活动不灵,疲劳,甚至稍有活动疼痛加剧,按摩或用拳轻叩击局部,则觉得十分轻松或疼痛得以缓解,部分病例头皮或肩背部皮肤感觉迟钝;部分皮肤感觉过敏,抚摸或牵拉头发即感到头皮非常疼痛,持续数月或更长。而偏头痛则以一侧或双侧疼痛,以额颞部跳痛为主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功能症状,用麦角胺治疗有效。

2.神经衰弱性头痛

有些病人头痛较常伴有失眠、烦躁、易激动、抑郁、记忆功能减退等,有时与神经衰弱性头痛不易区分,这时就应详细进行体格检查。神经衰弱性头痛一般不会发现器质性改变,而紧张性头痛,体检时常可发现颈、肩、背部肌肉紧张,触压该部时有明显酸痛感觉。

3.其他病变刺激

若由于颈椎病变,外伤和头颈部附近组织器官如眼、耳、鼻喉、牙齿及头皮和颅骨病变刺激导致了继发性紧张性头痛,则可出现头、面部的局部病征。

可并发失眠、抑郁及其他颅内并发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