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
当前位置:百草堂 > 疾病大全 > 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

(呼衰)

呼吸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导致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引起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伴或不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增高而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它是一种功能障碍状态,而不是一种疾病,可因肺部疾病引起也可能是各种疾病的并发症。

  • 专家解读
  • 治疗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预防
  • 鉴别
  • 并发症

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呼吸系统功能严重受损,无法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进而引起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和(或)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影响全身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呼吸衰竭可分为急性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

现代研究

现代科学研究在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揭示了多种基因突变与呼吸衰竭的易感性有关。例如,某些与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相关的基因突变,可能导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此外,炎症反应在呼吸衰竭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IL)的异常表达,会加重肺组织的损伤。

在诊断技术方面,高分辨率CT、肺功能测试和动脉血气分析等手段的应用,使得呼吸衰竭的诊断更加精确和及时。治疗方面,机械通气技术的进步显著提高了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存率,尤其是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引起的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

特效药

目前,针对呼吸衰竭并没有单一的特效药,治疗通常采用综合手段,包括病因治疗、氧疗、机械通气和支持治疗等。然而,某些药物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例如:

  1. 糖皮质激素: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中,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
  2. 支气管扩张:如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铵,用于COPD引起的呼吸衰竭,可以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
  3. 抗生素:在感染导致的呼吸衰竭中,及时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是关键。

上市产品

市场上针对呼吸衰竭的治疗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呼吸机:如迈瑞、飞利浦等品牌的呼吸机,提供有创和无创通气模式,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呼吸衰竭患者。
  2. 氧疗设备:包括制氧机、氧气瓶和便携式氧气发生器等,用于提供持续或间歇性氧疗。
  3. 药物:如上述提到的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和抗生素等,均有多种品牌和剂型的产品上市。

此外,一些新兴的治疗手段如体外膜肺氧合(ECMO)也在临床中得到应用,尤其在重症ARDS患者的救治中展现出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呼吸衰竭是一种复杂且严重的疾病,现代科学研究的进展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手段,尽管没有特效药,但综合治疗和多学科协作仍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一.病情较轻可在门诊治疗,严重者宜住院治疗,首先积极治疗原发病,有感染时应使用抗生素,去除诱发因素。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有效通气量,可给于解除支气管痉挛、祛痰药物如沙丁胺醇(舒喘灵)、硫酸特布他林(博利康尼)、乙酰半光氨酸(痰易净)、酸溴己新(必嗽平)等药物.必有时可用尼可刹米、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滴注。

三.纠正低氧血症,可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严重缺氧和伴有二氧化碳潴留PaO2<7.32Kpa(55mmHg),PaCO2明显增高或有严重意识障碍,出现肺性脑病时应使用机械通气以改善低氧血症。

四.治疗酸碱失衡、心律紊乱、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一.病史及症状:

(1)多有支气管、肺、胸膜、肺血管、心脏、神经肌肉或严重器质性疾病史.(2)除原发病症状外主要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表现,如呼吸困难、急促、精神神经症状等,并发肺性脑病时,还可有消化道出血

二.查体发现:

可有紫绀意识障碍、球结膜充血、水肿、扑翼样震颤、视神经乳头水肿等。

        三、诊断

本病主要诊断依据,急性的如溺水、电击、外伤、药物中毒、严重感染、休克;慢性的多继发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结合临床表现、血气分析有助于诊断。

(1)所了管、支气管疾病:如气管炎 target=_blank>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2)肺部疾病:如肺气肿、肺心病、肺纤维化等。
(3)胸廓疾病:如胸廓畸形、高压性气胸等。
(4)呼吸中枢病变:如脑部炎症、损伤、肿瘤等。
(5)[神经肌肉疾病:如脊髓恢质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等。
(6)其他:如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原性低氧血症,胸部手术引起的通气限制等。 上述各类疾病可导致肺泡通气不足,肺内气体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和静动脉分流量增加发生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1)血气分析;静息状态吸空气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8.0Kpa (60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6.7Kpa(50mmHg)为Ⅱ型呼衰,单纯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则为1型呼衰。
(2)其它检查如肺功能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等根据原发病的不同而有相应的发现。

1.减少能量消耗 解除支气管痉挛,消除支气管粘膜水肿,减少支气管分泌物,排除顽痰,降低气道阻力,减少能量消耗。
2.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 增强营养提高糖、蛋白及各种维生素的摄入量,必要时可静脉滴注复合氨基鼓、血浆、白蛋白。
3.坚持每天作呼吸体操,增强呼吸肌的活动功能。
4.使用体外膈肌起博器 呼吸肌疲劳时,可以使用体外膈肌起搏器,改善肺泡通气,锻炼膈肌,增强膈肌的活动功能。

1.气道阻塞性病变 气管—支气管的炎症、痉挛、异物、肿瘤、纤维化短痕,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哮喘等引起气道阻塞和肺通气不足,和伴有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滨留,引起呼吸衰竭
2.肺组织病变 肺泡和肺间质的各种病变.如肺炎肺气肿、严重肺结核性肺纤维化、肺水肿、肺尘埃沉着病等,均可导致肺泡减少、有效弥散面积减少府性减低、通气航流比例失调,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满留,引起呼吸衰竭
3.肺血管病变 肺栓塞肺血管炎等使肺毛细血管灌注减少,通气/航流比例失调,或部分静脉dK未经过氧合直接流入肺静脉,导致呼吸衰竭。
4.胸廓与胸膜病变 胸部外伤造成连枷胸、严重的脊柱畸形、各种原因所致的胸膜肥厚粘连、严重的自发件或外伤性气胸、大量胸腔积液等,均可影响胸廓活动利胸胖内负比,使肺脏扩张受限,造成迫气不足和吸入气体分布小均,导致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引起呼吸良竭。
5.神经肌肉疾病 脑血管疾病、颅脑外伤、脑炎及镇静催眠药中毒,均可抑制呼吸中枢;脊髓嫡变、助间神经炎、重症肌无力以及钾代谢紊乱等,均可累及呼吸肌功能,造成呼吸肌无力、麻痹,呼吸动力下降而肺通气不足。

呼吸衰竭为上述病因中各疾病的并发症,并非单独一个病,并发症因病因不同而出现各种不同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