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 药材大全 网站导航

溃疡

部位全身
科室

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外伤科,肿瘤科,传染科,中西医结合科,中医科,皮肤科

相关疾病

阴茎癌,血卟啉病,白塞病,混合结缔组织病,重叠综合征,内痔,烧伤,口腔癌,中耳癌,冻疮

相关检查

可提取性核抗原(ENA),类风湿因子(RF),白蛋白(A,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粪便中的卟啉,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尿铬(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汞(Hg),血清铬(Cr)

溃疡为真皮或皮肤深层织的破坏所致的缺损,愈后有保痕,此点与糜烂不同。溃疡为继发损害,凡是皮肤损伤,感染或结节破溃达一定深度的损害可导致溃疡的发生。

1353人参与
病因

皮肤溃疡一般是由外伤、微生物感染、肿瘤、循环障碍和神经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异常或先天皮肤缺损等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组织缺损。外伤性溃疡往往是由物理和化学因素直接作用于组织引起。微生物感染性疾病多由细菌、真菌、螺旋体、病毒等引起组织破坏。结节或肿瘤破溃。免疫异常引起的血管炎性溃疡系因动脉或小动脉炎使组织发生坏死而形成。循环或神经功能障碍属营养障碍引起组织坏死,如静脉曲张、麻风溃疡等。

(一)细菌性疾病

貌疖肿、痈、蜂窝织炎、汗腺炎、皮肤结核、赚疮、皮肤炭疽、鼻疽、皮肤白喉、坏死性痤疮、下瘠型脓皮病、麻风、热带溃疡、分枝杆菌性溃疡、游泳池肉芽肿、口腔结核性溃疡。

(二)真菌性疾病

抱子丝菌病、皮肤隐球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球抱子菌病、曲菌病、足菌肿、放线菌病、奴卡菌病、黄癣、脓癣、皮肤毛霉菌病。

(三)病毒性疾病

手足口病、口蹄疫。

(四)寄生虫病

皮肤阿米巴病、皮肤蝇蛆病。

(五)性传播疾病

生殖器疮疹、梅毒、软下疮肤股沟肉芽肿、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病。

(六)变应性皮肤病

固定性药疹。

(七)血管炎及血管性疾病

结节性多动脉炎、变应性血管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丘疹坏死性结核疹、硬红斑、坏疽性
脓皮病、致死性中线肉芽肿、wegener肉芽肿、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淤滞性皮炎、雷诺症。

(八)物理性疾病

射线皮炎、冻疮、褥疮。

(九)职业性皮肤病

铬、镍、钠、锌、钴、盐酸、硫酸、氢氟酸、氢氧化钠、碳酸钠均可引起皮肤溃疡。

(十)自身免疫疾病

白塞病。

(十一)肿瘤

湿疹样癌万房外湿疹样癌、基底细胞癌。鳞癌、恶性黑色素瘤、皮脂腺癌、章样肉芽肿、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上kaposi肉瘤、毛鞘癌、纤维肉瘤、增殖性红斑、疣状癌、多发性浆细胞瘤。

(十二)其他

连续性肢端皮炎、结节性脂肪坏死、脂肪肉芽肿、足穿通性溃疡、阿弗他口腔炎、坏疽性龟头炎、急性女阴溃疡。

预防

1.精心护理。补充蛋白质、维生素、输血、能量合剂等以增加抵抗力。控制感染也很重要。2.保持局部卫生清洁,防止病情发展。

检查

(一)病史

了解溃疡患者的病史应针对溃疡发生的病因,一般来讲应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职业及有无不洁性交史等。因溃疡往往为继发损害,因此在现病史中了解皮损最初损害的特点尤其重要,常能提供诊断线索。还应了解皮损部位,发展快慢、变化情况、病期及用药情况、既往疾病情况等。

(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应注意患者全身状况及溃疡的发生部位、分布、大小、数目、颜色、边缘清楚与否。形状、基底及表面分泌物等情况。

(三)实验室检查

组织病理是常用的诊断方法,对肿瘤、血管炎及一般炎性溃疡可进行鉴别。细菌培养、真菌检查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详见鉴别诊断内容。

鉴别

一、细菌性疾病

1.皮肤疖肿、痈、蜂窝织炎 疖肿系由葡萄球菌引起的深毛囊炎和毛囊周围炎。痈为数个疖互相融合成炎性肿块。蜂窝织炎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广泛的皮肤、皮下组织化脓性感染。以上三种感染的炎性肿块可化脓破溃后形成溃疡。细菌培养有致病菌生长,均有红用、热、痛等炎症特征,一般不难与溃疡区别。

2.汗腺炎 为发生于大汗腺部位的感染,女胜多见。主要发生于腋窝、外生殖器、腹股沟和肛门周围。炎性硬结破后排脓,形成溃疡,愈后结疤。

3.膨疮 常以链球菌感染为主,不清洁。外伤、虫咬为诱因,主要发生于小腿处,初起为炎性水疮或脓疮向外围及深处发展,渗出物多可形成赈壳样厚哪,痴下为溃疡,境界清楚,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周边陡峭,基底较硬,附有灰绿色脓性分泌物,一般2-4周结疤而愈。数月丐定,数个数十个不等,久治不愈者可形成深在性坏死性溃疡。

4.寻常狼疮 为皮肤结核最常见的类型,儿童和青年多见,常见于面部,初为小结节、质软,苹果酱色可自行破溃形成溃疡,愈后形成萎缩性癫痕。其周可出现新的皮损,不痒不痛。病程慢性,病理示典型的结核结节。

5.疼痛性皮肤结核 多发生于儿童、青年,女性多见。为皮肤下方的淋巴结、骨、及关节的结核病灶,经淋巴蔓延至皮肤而发病。多先有淋巴结结核,以颈部、上胸多见。其次为腋、腹股沟。初为皮肤结节、质硬,增多粘连融合成块,出现干酪样坏死、软化、破溃形成疫管及溃疡,病理示结核样结节。

6.麻风溃疡 麻风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营养性溃疡。一般好发于足底、足跟、四肢关节附近。溃疡呈穿凿状、无痛、基底暗红,肉芽陈旧不易出血,表面有腐败坏死组织。常伴有周围浅神经粗大。皮肤干燥,无汗、脱发。感觉障碍等。病程慢性,极难愈合。可借助查菌、麻风菌素试验、活检等帮助诊断。

二、真菌性疾病

1.孢子丝菌病 本病由抱子丝菌引起,常有外伤史;好发于四肢,在侵人处产生皮下结节,不红不痛,结节扩大以后软化、破溃、形成溃疡、愈后结疤,之后损害沿淋巴管向上蔓延,呈条状分布,数目可多可少,淋巴管可粗大。真菌镜检或培养可助于诊断。病理示慢性肉芽肿改变,在巨噬细胞内可见圆形抱子,有时见星状体。

2.皮肤隐球菌病 为新型隐球菌引起,开始可为软疣样或粉刺样丘疹,结节、脓肿,不久中央溃破,边缘界限清楚,无红晕,几个损害可以融合成较大的溃疡,新膜常有溃疡。损害好发于面、劲、胸及四肢。真菌培养有助于诊断。

3.组织胞浆菌病 由组织胞浆菌引起,经过呼吸道、皮肤黏膜、胃肠膜传染、主要侵犯肺、骨髓、肝脾、淋巴结等。皮肤黏膜损害开始为坚实之硬性斑块,进而化脓,破溃形成有痛性浅在性溃疡。病理示巨噬细胞和组织细胞内可找到圆形等生孢子,培养可鉴定菌种。

4.放线菌病、足菌肿、如卡氏菌病 圴为慢性化脓性疾病,结节破溃后流出有颗粒的脓液,可形成溃疡、瘘管。真菌检查可区别并确定诊断。

5.黄癣、脓癣 为头部真菌感染,可有浅溃疡发生,真菌镜检,培养可确立诊断。

三、病毒性疾病

手足口病、口啼疫可发生于手足、口腔,水疱破后形成小溃疡。详见第四节。

四、性传播疾病

见本章第十七节 “黏膜损害”。

皮肤阿米巴病 由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引起,皮肤可发生深部脓肿和呈条索状,边缘隆起的溃疡,基底坏死,有脓性血性黏液性脓液。好发于腹部、外阴及臂部。分泌物中可查出阿米巴原虫。组织病理可见淋巴细胞、多核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或深部肉芽肿形成,血管及淋巴管内可见到阿米巴原虫。

六、血管性及血管炎性溃疡

1.雷诺征 多见于女性,好发于双手,由阵发性小动脉 痉挛所致。双手末端皮肤苍白即而呈紫绀色,发红、肿胀、自觉麻木、发冷或刺痛,反复发作肢端可发生点状坏死溃疡。

2.静脉曲张综合征性溃疡 可见于经常站立或下肢用力过多的成人,先有下肢静脉曲张,以后发生溃疡,患肢肿胀,局部皮肤表现湿疹样变,下肢近深关节处常形成慢性溃疡,周围常有色素沉着,病程慢性。

3.变应性血管炎 常为多形性损害,可发生皮肤溃疡,详见第四节。

4.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 好发于下肢,下肢麻木、苍白、发作性疼痛、间歇破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出现肢端溃疡和坏死,为干性坏疽。本病男性吸烟的青壮年多见。

5.Wegener肉芽肿病 为一种坏死性血管炎,免疫反应可能为发病机理。好发于成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全身症状明显,鼻咽、气管发生数个结节,鼻部结节通常溃破形成溃疡,可侵及肺实质,肉芽肿可发生于鼻、口腔、牙龈及舌部,可发生溃疡或上跨穿孔。皮肤表现为成群结节,多发于四肢伸侧,以后中央可发生坏死性溃疡,亦可有红斑、紫癫、出血性皮疹等。局灶性坏死性肾炎为本病严重症状,许多病人死于肾功能衰竭。血中嗜酸粒细胞可高达0.80以上。病理示动脉、静脉坏死性血管炎及坏死性肉芽肿两型变化。

6.致死性中线肉芽肿 本病多发于20-50岁男性,病因不明,损害发生于面部,尤其是鼻部出现进行性。破坏性肉芽肿性溃疡。多在鼻中隔上可发展至面部和颅底部,可有毁形性破坏。

7.坏疽性脓皮病 本病病因不明,常与其他疾病并发,为一种皮肤复发性破坏性溃疡,初起为丘疹,水疱、小结节,很快中心坏死形成溃疡,溃疡境界清、边缘皮肤呈紫红色、水肿,并向下方组织呈潜行性破坏,溢脓。部分愈合又有新皮疹出现。

8.硬红斑 病因不明,可能与结核和血管炎有关,多见于女性,小腿屈侧好发,对称数日不定,皮下结节呈紫红色,坚实可溃破形成溃疡。病程慢性,易复发。病理示脂肪小叶炎症,干酪样坏死、周围血管炎改变,炎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

七、变应性皮肤病

固定性药疹长期不愈可发展为溃疡,详见 本章第四节及第十八节。

八、物理性皮肤病

1.射线皮炎 急性射线皮炎的III度损害可出现溃疡,一般在照射剂量过度后发生。慢映线皮炎主要表现干燥、萎缩、毛细血管扩张,日久也可发生角化过度,溃疡以致癌变。

2.冻疮 冻疮为充血性紫红色水肿性斑,重时可有大癌,破后产生溃疡。常发生于手足部位。详见第四节。

3.褥疮 系因体表长期受压所致,好发于背、骰、髓、坐骨结节和足跟处,形成大小不等缺血性溃疡,边界清楚,无明显疼痛。

九、肿瘤性溃疡

许多皮肤肿瘤可发生溃疡,如鳞状细胞癌、paget病普房外paget病、恶性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Bowen病、贾样肉芽肿、皮肤转移癌及皮肤附属器癌等均可发生皮肤溃疡,这些肿瘤的一般临床表现详见肿瘤一节内容。肿瘤的溃疡一般质地脆硬,易于出血,边缘隆起,表面呈莱花状或乳头状,穿凿状或蚕蚀状,分泌物恶臭,皮下浸润较深,周围淋巴结可肿大。
十、其 他

1.高血压性缺血性溃疡:多见于女性高血压患者,外踝和小腿屈侧多见,初起为痛性红斑,继之破溃形成溃疡,表面有黑褐色焦痴,基底少量肉芽组织,周围皮肤紫红色。

2.神经功能障碍性溃疡:由末梢神经麻痹所致,见于脊髓赞,脊髓空洞症,多发性神经炎病人的下肢或足底部,多由外伤、压迫和摩擦诱发。开始为水癌,继之形成圆锥形溃疡,不痛、周围角质增厚,l线片可见局部骨质疏松。

3.女阴急性溃疡、自塞病:详见“葡膜损害”节。

4.连续性肢端皮炎:详见“脓疮”节。

5.结节性脂膜炎、结节性脂肪坏死,偶尔结节破溃流出油样物质形成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