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 药材大全 网站导航

白花蛇舌草(蛇舌草、蛇总管、二叶葎、白花十字草、尖刀草、)

效用清热解毒药
性味

淡、甘,凉,无毒。

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用于肠痈(阑尾炎),疮疖肿毒,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等症;治肺热喘咳,扁桃体炎。咽喉炎,阑尾炎,痢疾,尿路感染,黄疸,肝炎,盆腔炎,附件炎,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肿瘤。亦可用于消化道癌症。外用治疮疖痈肿,毒蛇咬伤。

拉丁学名

Herba Hedyotidis

用法用量

15——90克,水煎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采集加工

秋季采集晒干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路边、田间、溪畔草丛中。

识别特征

白花蛇舌草,又名:二叶葎。一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茎纤弱,略带方形或圆柱形,秃净无毛。叶对生,具短柄或无柄;叶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3.5厘米,宽1~3毫米,革质;托叶膜质,基部合生成鞘状,长1~2毫米,顶端有细齿。花单生或2朵生于叶腋,无柄或近于无柄;花萼筒状,4裂,裂片边缘具短刺毛;花冠漏斗形,长约3毫米。纯白色,先端4深裂.秃净;雄蕊4;子房2室,柱头2浅裂呈半球状。蒴果,扁球形,直径2~3毫米,室背开裂,花萼宿存。种子棕黄色,极细小。花期7~9月。果期8~10月。

  【性味】 甘、淡,凉。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治肺热喘咳,扁桃体炎。咽喉炎,阑尾炎,痢疾,尿路感染,黄疸,肝炎,盆腔炎,附件炎,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肿瘤。亦可用于消化道癌症。

  ①《潮州志·物产志》:"茎叶榨汁饮服,治盲肠炎,又可治一切肠病。"

  ②《广西中药志》:"治小儿疳积,毒蛇咬伤,癌肿。外治白泡疮,蛇癞疮。"

  ③《闽南民间草药》:"清热解毒,消炎止痛。"

  ④《泉州本草》:"清热散瘀,消痈解毒。治痈疽疮疡,瘰疬。又能清肺火,泻肺热。治肺热喘促、嗽逆胸闷。"

  ⑤《广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活血利尿。治扁桃体炎,咽喉炎,阑尾炎,肝炎,痢疾,尿路感染,小儿疳积。

  【附方】

  ①治痢疾、尿道炎:白花蛇舌草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②治黄疸:白花蛇舌草一至二两。取汁和蜂蜜服。(厦门)

  ③治急性阑尾炎:白花蛇舌草二至四两,羊蹄草一至二两,两面针根三钱。水煎服。(广东《中草药处方选编》)

  ④治小儿惊热,不能入睡:鲜蛇舌癀打汁一汤匙服。(《闽南民间草药》)

  ⑤治疮肿热痛:鲜蛇舌癀洗净,捣烂敷之,干即更换。(《闽南民间草药》)

  ⑥治毒蛇咬伤:鲜白花蛇舌草一至二两。捣烂绞汁或水煎服,渣敷伤口。(《福建中草药》)

  【作用】

  ①抗肿瘤作用

  在体外(相当生药6克/毫升)对急性淋巴细胞型、粒细胞型、单核细胞型以及慢性粒细胞型的肿瘤细胞有较强抑制作用(美蓝试管法);用瓦氏呼吸器测定,对前二者的抑制作用亦较强。曾用浸膏于小鼠S-180和艾氏腹水癌,以及大鼠吉田肉瘤的实验性治疗,皆无明显抗癌作用;0.5~1克生药/毫升在体外对吉田肉瘤和艾氏腹水癌有抑制(美蓝试管法),但作者认为此属非特殊性的。

  ②抗菌、消炎作用

  体外抗菌作用并不显着,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有微弱作用。观察煎液对正常和人工阑尾炎兔的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和白细胞在体内外吞噬活力的影响,认为其抗炎作用,是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增生和增强吞噬细胞活力等因素所致。

  白花蛇舌草的抗肿瘤机制

  白花蛇舌草在体外有抑杀肝癌细胞的作用; 在体内不但能抑制小鼠移植性S - 180 实体瘤的生长,而且与环磷酰胺合用, 可明显改善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器官萎缩和造血系统的损伤。显微镜观察发现, 此时癌组织周围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淋巴结、脾、肝中网状内皮细胞亦显著增生。以上说明白花蛇舌草在体内、外均有抗癌作用。

  影响T 细胞的功能 T 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在机体抗肿瘤中的作用早已被关注, 能在保存自身的前提下直接杀伤癌变细胞及其它各种异己分子; 通过辅助B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增强机体体液免疫功能; 受抗原或非特异性促有丝分裂素激活后, 可产生各种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和抗癌效应的淋巴因子。白花蛇舌草提取物能激活T 淋巴细胞, 使其释放干扰素, 杀死肿瘤细胞, 具有抗突变、抗烟焦油对淋巴细胞DNA 的损伤和增强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

2411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