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 药材大全 网站导航

山豆根(山大豆根,黄结,苦豆根,广豆根,南豆根)

效用清热解毒药
性味

苦,寒;有毒。归肺、胃经。

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

拉丁学名

Sophorae Tonkinensis Radix Et

用法用量

3~6克。

采集加工

4~5月或8~9月间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

生长环境

  主产于中亚热带,星散生于沟谷溪边常绿阔叶林下,喜阴湿、腐殖质丰富的生境。分布区1月平均温5.5-8.0℃,绝对最低温可达-5℃,7月平均温26-28℃,年降水量1400-2000毫米。土壤为红壤或黄壤,pH值4.5-5.5。

识别特征

  山豆根,也称柔槐枝,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顶端常残存茎基,其下着生根数条。根呈长圆柱形,常有分枝,长短不等,直径0.7~ 1.5cm。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样突起。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色。有豆腥气,味极苦。属常绿小灌木或亚灌木,高30-100厘米;茎基部稍呈匍匐状,分枝少;幼枝、叶柄、小叶下面、花序及小花梗均被淡褐色绒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叶片近革质,稍有光泽,干后微皱,倒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4-9厘米,宽2.5-5厘米,先端钝头,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全缘,侧脉5-6对。总状花序长7-14厘米,总花梗长3.5-7厘米;花蝶形,白色;萼长3-4毫米,外被淡褐色短毛,萼齿极短,萼筒斜钟形;旗瓣长圆形,长10-13毫米,翼瓣等长,龙骨瓣略短,近分离;雄蕊10,二体,花药丁字形着生;子房椭圆形,子房柄长约4毫米。荚果肉质,椭圆形,长13-18毫米,熟时深蓝色或黑色,有光泽,不开裂,果皮薄;种子1枚,长13-15毫米。

本品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顶端常残存茎基,其下着生根数条。根呈长圆柱形,常有分枝,长短不等,直径0.7~1.5cm。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样突起。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色。有豆腥气,味极苦。

  山豆根(Vietnamese Sophora Root)为双子叶植物纲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植物形态为灌木,高1~2m。生于石灰岩山地或岩石缝中。主产广西。秋季采制挖根,除去地上茎叶,晒干。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顶端残留茎基或茎痕,下面着生根数条。根长圆柱形,略弯曲,长10~35cm,直径0.3~1.5cm;表面棕色至棕黑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质坚硬,断面皮部淡棕色,木部黄白色。微有豆腥气,味极苦。功能主治:清火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牙龈肿痛、肺热咳嗽烦渴、黄疸、热结便秘。

  基本信息

  山豆根 SHANDOUGEN

  【出处】∶《开宝本草》。

  【释名】:解毒、黄结、中药。[颂曰]其蔓如大豆,因以为名。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

  【功效】:清火,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治喉痈,喉风,喉痹,牙龈肿痛,喘满热咳,黄疸,下痢,痔疾,热肿,秃疮,疥癣,蛇、虫、犬咬伤。

  含之咽汁,解咽喉肿毒,极妙。(苏颂)

  【性味归经】:苦,寒。

  ①《开宝本草》:“味甘,寒,无毒。”

  ②《梦溪笔谈·药议》:“味极苦。”

  ③ 《本草正》:“味大苦,大寒。”

  《要药分剂》:“入心、肺、大肠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5克;或磨汁。外用:含漱或捣敷。

  【用药忌宜】:脾胃虚寒泄泻者忌服。

  ①《本草经疏》:“虚寒者勿服。”

  ②《本草汇》:“脾虚食少而泻者,切勿沾唇。”

  ③《得配本草》:“虚火炎肺、咽喉肿痛者禁用。”

  【别名】:山大豆根、黄结(《经验方》)、苦豆根(《中药材手册》)。原植物广豆根又名:柔枝槐

  【处方名】:豆根、山豆根、广豆根、南豆根、北豆根、苦豆根等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中国南部。主产广西。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4~5月或8~9月间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

  【拉丁名】:药材Radix Sophorae Tonkinensis原植物广豆根Sophora subprostrata Chun et T.Chen,

  【炮制方法】:拣净杂质,粗细分档,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或除去残茎及杂质,浸泡,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性味与归经】苦,寒;有毒。归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

  【用法与用量】 3~6克。

  【贮藏】 置干燥处。

  商品名称

  除上述主要的广豆根外,应用较广的尚有下列数种:

  北豆根

  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 DC.的根茎,使用于东北、华北及山西、山东、青海、甘肃等地(参见“蝙蝠葛”及“蝙蝠葛根”条)。

  土豆根

  为豆科植物华东木蓝Indigofera fortuneiCraib、多花木蓝I. Amblyantha Craib、宜昌木蓝I. Ichan-gensis Craib、苏木蓝I. Carlesii Craib、陕西木蓝I. potaniniiCraib、花木蓝I. Ki-rilowii Maxim. etPalib.的根及根茎,使用于江苏、湖北、河南、甘肃、陕西等地。

  药材性状:根头部呈不规则块状,上端常残留茎基或茎痕,其下有根数条。根呈长圆柱形,有时分歧,略弯曲,长15~50厘米,直径4~10 毫米,表面灰黄色或黄棕色,有横长的皮孔及纵皱纹,偶有横裂,有时栓皮呈鳞片状剥落。质坚硬,难折断,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皮部纤维状,中心无髓。气微弱,味苦。

  云豆根

  为豆科植物卷圈野扁豆Dunbaria circinalis(Benth. )Bak.的根和毛茛科植物单叶升麻Beesia calthae-folia (Maxim. )Ulbr.的根茎,使用于云南地区。

  道地沿革

  始载于《开宝本草》。《本草图经》云:“生剑南及宜州、果州山谷。今广西亦有,以忠州、万州者为佳苗蔓 如豆,根以此为名叶青,经疼不凋 ,八月采根用。”又曰:广南者如小槐,高尺余。”《本草品汇精要》云:“道地宜州、果州、以忠、万州者佳。”《药物出产辨》云:“产广西南宁、百色等处。”

  药材鉴定

  干燥根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顶端常残留茎基或茎痕,其下着生数条根。根为长圆柱形,有时分枝,略弯曲,长10~20~35厘米,直径0.3~1厘米;表面棕色至黑棕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略突起的皮孔。质硬难折断,断面略平坦、浅棕色,并可见环状形成层,中心无髓。气微弱,味极苦。以粗壮块大、粉多者为佳。主产贵州、广西。

  显微鉴定

  根横切面

  中药材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排列整齐。皮层窄,细胞切向延长,有的含草酸钙方晶;含晶细胞较周围薄壁细胞小,可见2-4个含晶细胞呈切向相聚。韧皮部宽广;韧皮纤维多成束或单个散在,有的纤维束周围细胞含方晶,形成晶纤维;筛管群于韧皮部内侧较明显;韧皮射线明显。形成层成环。木质部较韧皮部稍窄;木射线宽1-多列细胞,细胞壁稍厚,具纹孔;导管多个相聚单个散在,常含黄棕色树脂块,其周围有木纤维束。

  粉末鉴别

  淡黄色或黄棕色。

  ①纤维及晶纤维及晶纤维无色或黄棕色。纤维细长,常扭曲,直径 11-31μm,少数膨大约至54μm,壁极厚,非木化,初生壁与次生壁易分离,表面有纵裂纹。晶纤维的含晶细胞壁不均匀木化增厚。

  ②含晶厚壁细胞类圆形、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壁极厚,木化,内含草酸钙方晶,有的细胞分隔,含2-3个方晶。

  ③草酸钙方晶类方形、菱形或多面形,直径9-33μm,长18-37μm。此外,有少数石细胞、网纹及具缘纹孔导管、木栓细胞、淀粉粒等。

  化学鉴定

  (1)用10%氢氧化钠液滴于药材表面,颜色由橙红色变为血红色,久置不褪色。(色素反应)

  (2)取该品粉末0.5g,加70%乙醇1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3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1%盐酸溶液5ml溶解,滤过,滤液分置两支试管中,并分别滴加:

  ①改良碘化铋钾试液,产生红棕色沉淀;

  ②碘化汞钾试液,发生黄白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拼音名】:Shandougen

  【英文名】:RADIX ET RHIZOMA SOPHORAE TONKINENSIS

  【书页号】:2005年版一部-19-20

  该品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 的干燥根及根茎。秋季采挖,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现代研究主要成分

  从广豆根中离析得出生物碱类: 苦参碱(Matrine)、氧花苦参碱(Oxymatrine)、臭豆碱(Anagyrine)、甲基金雀花碱(Methylcytisine)、槐果碱(Sophocarpine);黄酮类: 槐定(Sophora- din)、槐酮(Sophoranone)、槐多色烯(Sophorado- chromene)、槐诺色烯(Sophoranochromene);l-朝鲜槐英(l-Maackiain)、染料木素(Genistein)、紫檀素(Pterocarpine)、红车轴草根甙(Trifolirhizin)以及β-谷甾醇(β-Sitosterol)、羽扇豆醇(Lupeol)、一群咖啡酸的高级烷酯醇等.越南槐中含苦参碱、氧化苦参碱、金雀花碱(Cytisine)、氧化槐果碱(Oxysophocarpine )、槐安(Sophovamine)及槐醇(Sophovauol)等.

  蝙蝠葛中含生物碱: 蝙蝠葛醇灵(Daurino- line)、阿克吐明(Acutumine)、阿克吐米定(Acutu- midine)、阿克吐明宁(Acutuminine)、华月碱(Sinomenine)、二华月碱(Disinomenine)、千金藤灵(Stepharine)、蝙蝠葛柯灵(Dauricoline)、车里叶灵(Chelilanthifoline)、千金藤醇里定(Stepholi- dine).

  化学成分

  根含总生物碱约0.93%,其中苦参碱(matrine)0.52%,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0.35%,以及微量的臭豆碱(anagyrine)和甲基金雀花碱(methylcytisne);并含槐果碱(sophocarpine)。黄酮类化合物有紫檀素(pterocarpin)和l-三叶豆高丽槐甙(l-trifolirhizin,l- maackioin-β-D-glucoside),后者经酶水解得l-高丽槐素(l-maackiain),均为紫檀素类化合物,有抗癌作用,其作用甙比甙元强,右旋体比左旋体强。另含山豆根素(sophoranone)、山豆根查耳酮(sophoradin)、山豆根色烯素 (sophoranochromene)、山豆根色烯查耳酮(sophoradochromene)、山豆根色烯素 (sophoranochromene)、山豆根色烯查耳酮(sophoradochromene)、山豆根色满素(2-[{3′- hydroxy-2′,2′-dimethyl-8′-(3-methy-2-butenyl)}chroman-6′-yl]-7-hydroxy-8-(3- methyl-2-butenyl)chroman-4-one)、山豆根苯并二氢呋喃素(2-[{2′-(l-hydroxy-l- methylethyl)-7′-(3-methyl-2-butenyl)-2′,3′-dihydrobenzofuran}-5′-yl]-7- hydroxy-8-(3-methyl-2-butenyl)chroman-4-one)、大豆素(daiazein)、山豆根苯并吡喃素(2-[(7′-hydroxy-2′-dimethyl-2H-benzopyran)-6′-yl]-7-hydroxy-8-(3-methyl-2- butenyl)chroman-4-one)、4′,7-二羟基-6,8-双(3-甲基-2-丁烯)二氢黄酮(4′,7- trihydroxy-6,8-bis-(3-methyl-2-butenyl)flavanone)、2′,4′,7-三羟基-6,8-双(3- 甲基-2-丁烯)二氢黄酮(2′,4′,7-trihydroxy-6,8-bis-(3-methyl-2- butenyl)flavanone)、山豆根新色烯查耳酮(6-[3-(2′,4′- dihydroxyphenyl)acryloyl]-7-hydroxy-2,2-dimethyl-8-(3-methyl-2-butenyl)2H- benzopyrane)、山豆根新色烯素(2-(2′,4′-dihydroxyphenyl)-8,8-dimethyl-10-(3- methyl-2-butenyl)-8H-pyreano[2,3-d]chroman-4-one)及柒料木素;其所含酚性物质,水解得咖啡酸和长链醇(CnH2n+1OH,n=20,21,23,24,25,26)其中以C26为主,占72.4%;此外,尚含羽扇豆醇、β-谷甾醇、维生素C和维生素B1。有报道,中性多糖由D-半乳糖和D-葡萄糖组成,其分子比为1:1。

  药理作用

  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实验表明: 山豆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絮状表皮癣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对结核杆菌有高效抗菌作用.苦参碱溶液对乙型链球菌、痢疾杆菌(F2)、变形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氧化苦参碱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乙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2. 抗肿瘤作用 山豆根对恶性肿瘤有显著效果.副作用小,安全,且不使白细胞减少,试验动物一般状态良好.

  山豆根提取物、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对移植S180的小鼠有延缓死亡的效果,对接种实体瘤或腹水瘤的大鼠亦能延缓死亡.对白血病的血细胞增长有抑制作用.灌服广豆根浸剂60g/kg/d,共16~21天,对于接种的子宫颈癌(U14)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肉瘤180的抑制率也达到25%以上.从广豆根中分离出来的苦参碱,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无论试管试验或整体动物试验都有效,氧化苦参碱则无效;但二者对小鼠S180都有效.山豆根中所含的紫檀素类(Pterocarpoid)、槐树素(Sophoiaponicin)对S180也有抑制作用,一般右旋异构体比左旋者活性强,甙的活性比甙元强.山豆根(未鉴定品种)对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患者白细胞的脱氢酶均有抑制作用,对前者的呼吸有轻度抑制作用.

  3.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山豆根中所含生物碱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等均有镇、镇痛及降低体温的作用.研究表明: 氧化苦参碱、槐果碱能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协同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水合氯醛或氯丙嗪的中枢抑制作用,拮抗苯丙胺或咖啡因所引起的中枢兴奋,但不能对抗戊四氮性惊厥,对士的宁所致惊厥则有易化作用,增加士的宁性惊厥死亡数.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有明显抑制作用,能延长烫尾法小鼠的痛反应时间.

  苦参碱口服能降低小鼠体温,在应激情况下尤为显著.氧化苦参碱、槐果碱对正常大鼠体温亦有降低作用,时间可持续5小时.氧化苦参碱10mg/kg可使四联菌苗引起的家兔发热明显下降.

  4.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山豆根中所含生物碱有兴奋呼吸作用.臭豆碱、金雀花碱能反射性兴奋呼吸,其作用类似烟碱.实验表明: 金雀花碱0.02mg/kg或1.5mg/kg给麻醉猫股静脉注射,有强烈的呼吸兴奋作用,同时心跳加快、血压急剧上升,其后随呼吸兴奋作用的消失而很快恢复正常.0.06mg/kg剂量的金雀花碱,对呼吸的兴奋作用较5倍剂量(0.3mg/kg)的山梗菜碱还强.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等有显著平喘作用.氧化苦参碱的平喘作用强度与氨茶碱相似,但作用持续时间较长.槐果碱的平喘作用较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为强.有报道指出,苦参碱对离体豚鼠或大鼠气管在无钙或有钙营养液中有轻度的抑制或兴奋作用,但对组胺、乙酰胆碱、氯化钡等引起的气管兴奋有显著的拮抗作用,无钙条件下拮抗作用更强.氧化苦参碱给豚鼠灌胃,对组胺哮喘有明显的平喘作用;给家兔肌肉注射,对被动及主动皮肤过敏反应有显著抑制作用,并显著抑制兔血清IgE抗体的形成,表明抗变态反应可能与其平喘有一定关系.槐果碱有明显的镇咳平喘作用,其对支气管平滑肌的解痉作用可能是中枢性的,主要是通过兴奋中枢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脑中cAMP升高而达到平喘效果.

  5.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广豆根总碱静脉注射,对由乌头碱、洋地黄毒甙、氯仿-肾上腺素、氯化钾等所诱发的动物心律失常有明显的对抗作用,能有效地逆转由异位心律或传导障碍所引起的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由此推测其可能是一种“广谱型”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广豆根抗心律失常的有效成分可能是金雀化碱与苦参碱及其衍生物.有报道认为,苦参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可能与其对心脏的直接作用有关,它可抑制乌头碱诱发大鼠的左房的自律性,延长乌头碱诱发自动节律的潜伏期,减慢其初始频率,可能能直接抑制心肌细胞膜Na+的内流,而未见钙拮抗作用.研究还表明: 苦参碱抗心律失常作用亦与其负性频率有关,且具有正性肌力作用.氧化苦参碱对家兔心房和豚鼠乳头肌有正性肌力作用,并能缩短功能不应期,减少右心房的自动节律,降低氯化钙所致正性频率.实验表明: 氧化苦参碱不论预防用药或是治疗用药,均能缩短肾上腺素所致的心律失常,应用剂量范围内作用比利多卡因强.

  山豆根总碱有直接扩冠作用,能显著增加离体豚鼠心脏的冠脉流量,其作用强度与心肌收缩力无关.有报道指出,山豆根总碱有降压作用,该作用与其扩血管作用有关.氧化苦参碱及槐果碱给麻醉犬静脉注射,有快速降压效果,其降压作用与神经节阻断有关.金雀花碱给麻醉犬静脉注射,则有快速升压作用,其作用与兴奋神经节有关.

  苦参碱灌服能显著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三酰甘油含量,减轻肝的脂肪性变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并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黏度,加快红细胞电泳时间.

  6.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实验表明: 山豆根能抑制胃液分泌,对小鼠应激性溃疡和大鼠幽门结扎性溃疡、醋酸性溃疡等均有抑制作用,并能促进溃疡的修复.苦参碱亦有类似作用.柔枝槐素有强的抗胃溃疡及抑制胃液分泌作用,柔枝槐酮作用次之.

  氧化苦参碱对四氯化碳引起的家兔和小鼠急性肝损伤、D-氨基半乳糖引起的小鼠肝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可使SGPT降低、肝细胞坏死减轻.

  研究表明: 山豆根所含的多种生物碱有明显的解痉作用.

  7. 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实验证明: 山豆根对网状内皮系统有兴奋作用,能使吞噬细胞增多.氧化苦参碱对天花粉所致大鼠被动皮肤过敏以及皮内注射天花粉引起的大鼠主动皮肤过敏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抑制了血清抗体的效价升高;尚能抑制家兔血清IgE抗体生成,提示其有显著抗Ⅰ型变态反应作用.氧化苦参碱对幼鼠淋巴组织、胸腺、脾脏无萎缩作用,提示其在抑制肿瘤时无免疫抑制作用.氧化苦参碱皮下注射较高剂量时可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但腹腔注射时却未见有此作用.有报道指出,氧化苦参碱对小鼠T、B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因剂量不同而呈双向作用,1mg/ml的高浓度时对其有抑制作用,而在10-5mg/ml时则对其有增强作用.氧化苦参碱还能显著降低马血清攻击致敏小鼠的过敏性休克死亡,此可能与其能抑制过敏介质释放有关.

  8. 升白细胞作用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对经X线照射引起的兔白细胞下降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氧化苦参碱200mg/kg于照射前2天连续肌肉注射,能明显防止60Co照射引起的家兔白细胞降低;对照射引起的小鼠白细胞下降亦有明显治疗效果.氧化苦参碱对正常家兔外周血白细胞也有升高作用.

  9.抗炎作用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均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苦参碱对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巴豆油所致之小鼠耳廓肿胀、蛋清或鹿角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及棉球肉芽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氧化苦参碱肌肉注射与氢化考的松相似,能明显对抗巴豆油、角叉菜胶(大鼠)和醋酸(小鼠)诱发的渗出性炎症,对大鼠由棉球诱发的慢性炎症无效,而氢化考的松有效.提示其抗炎机制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无关,管内实验证明是直接抑制炎症反应.

  10. 其它作用 苦参碱有利尿作用,可增加尿中氯化钠的排泄量.

  臭豆碱对神经节冲动传导有轻度抑制作用,还具箭毒样作用.

  染料木素有降血脂作用,其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的作用较降胆固醇作用为强.还具有雌激素作用,能使小鼠子宫重量增加.

  从蝙蝠葛根茎中提得的总碱制成季胺块(即甲基山豆根总碱)具有肌肉松弛作用,但其有明显降低血压的缺点.

  含量测定

  取该品粗粉约0.5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滴加无水乙醇-浓氨试液(3:2)混合溶液1ml使湿润,放置30分钟后,加三氯甲烷80ml,加热回流提取4小时,提取液回收三氯甲烷并浓缩至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并转移至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氧化苦参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6μl,对照品溶液2μl与4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浓氨试液(4:1:0.1)为展开剂,预饱和30分钟后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 薄层色谱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520nm,λR=650nm,测量供试品吸光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光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该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氧化苦参碱(C15H24N2O2)不得少于0.40%。

  毒副作用

  基本介绍

  山豆根为治咽要药,但有严重的毒副作用

  山豆根为治咽要药,多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病毒性肝炎以及某些肿瘤等疾病,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山豆根性味苦寒,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之功效,但同时伴有严重的毒副作用。常用剂量为3~9g.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豆根主要含生物碱及黄酮化合物,生物碱有槐果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多种生物碱,黄酮类包括柔枝槐酮、柔枝怀素等.山豆根中毒患者较多见,尤其是超量服用者.

  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愧的根及根茎。该品种存在全国性的同名异物混乱现象。

  山豆根的肝毒性作用:山豆根可使肝脏中TNF-A水平升高, 并使肝组织ICAM-1的表达增强, 通过炎症

  反应加重肝细胞的损伤, 最后导致肝损伤。

  中毒原因

  (1)大剂量应用。

  (2)品种混乱,如北豆根与南豆根(山豆根)不分,甚至制剂原料发生混淆。

  临床表现

  山豆根中毒发生率极高,每年都有这方面的报道,如曾经发生在北京、天津等地饮用自配的含山豆根方剂以预防感冒,造成数起百余人中毒事件,其中死亡4例。中毒量与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大,一般在10g以上便容易引起中毒,少数病人服用6g亦可出现毒性反应。中毒反应多在服药后5分钟至半小时内出现,亦有几小时后出现者。另外,煎煮时间延长,则毒性显著增加,可能与所含神经毒成分有关。

  (1)神经系统:苦参碱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初期呈兴奋,继以麻痹的作用,临床表现为头昏、眼花、疲乏无力、嗜睡、微恶寒(毛孔粟粒),或口吐白沫,步态不稳,或共济失调、视物不明,个别出现急性视神经炎或眼球震颤。语言障碍,严重者可引起大汗淋漓、深浅感觉障碍、意识不清,全身肌肉颤动、抽搐、掠厥、昏迷、终至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据报道,有因牙痛、肝炎服用含山豆根煎剂后出现肝昏迷者。

  (2)消化系统:山豆根能使胆碱能自主神经系统兴奋,并对胃肠遭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纳差、腹痛、腹泻等。

  (3)心血管系统:轻者一般不会出现心血管系统症状,严重中毒时可引起心慌、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

  (4)呼吸系统:苦参碱能麻痹呼吸肌运动神经末梢,引起呼吸急促、呼吸暂停、发绀。检查双肺可闻及大量水泡音,口鼻腔有血性泡沫溢出。据报道严重中毒可发生肺水肿.呼吸衰竭而死亡。此外少数病人尚可出现少尿或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

  临床应用

  1、治疗宫颈糜烂将山豆根(品种未详,下同)研成细粉,高压消毒。先以1:1000新洁尔灭消毒宫颈,后用棉球蘸山豆根粉涂宫颈糜烂处,1~3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观察320例,一疗程后痊愈156例,好转94例,无效70例,有效率为78.1%。

  2、治疗钩端螺旋体病取山豆根5钱,大青叶2两,生甘草5钱,加4倍量的水浸渍半天,煎两次,滤液合并,一日四次分服。治疗12例,痊愈11例;无效1例。据观察,体温降至正常平均为1.63天,主要症状及体征大多在3~5天内明显减轻或消失。

  抢救治疗

  (1)对轻、中度中毒者肌内注射山莨菪碱,用5~10mg,静脉推注50%葡萄糖60ml加维生素B6100mg和维生素C200mg。

  重者

  ① 洗胃导泻,可用1:5000的高锰酸钾液洗胃,用硫酸镁或硫酸钠导泻,但服药超过4小时则因药药已吸收,效果较差。

  ② 用葡萄糖盐水、维生素C和山莨菪碱或阿托品静脉滴注,或加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地塞水松。剧烈呕吐致脱水者加用10%氯化钾20ml,5%碳酸氢钠100ml。

  ③ 镇静:苯巴妥钠、安定或异丙嗪肌内注射。

  ④ 应用小剂量阿托品分次注射,以缓解胃肠道痉挛、肺水肿。

  ⑤ 昏迷时应用促进苏醒药物如氯酯醒、胞二磷胆碱。对合并血压下降、肺水肿及呼吸衰竭者,应输氧,并使用呼吸兴奋剂如洛贝林。可拉明,各1支交替肌内注射,并定时注射阿托品(至血压恢复正常为止)。

  ⑥ 少尿或无尿者,应在50%葡萄糖液中加呋塞米静脉注射。

  (2)结合中药调理:

  ① 健脾和胃、温中安神:生姜、吴茱萸、党参、白术、炙甘草、获苓,陈皮、砂仁、天麻、白七厘。法夏、泽泻等,按中医常规剂量组方应用;或生姜.大枣、红糖各20克。

  ② 针灸:灸百会、中脘。内关、足三里。

  胡豆莲 - 禁忌

  脾胃虚寒泄泻者忌服。

  ①《本草经疏》:“虚寒者勿服。”

  ②《本草汇》:“脾虚食少而泻者,切勿沾唇。”

  ③《得配本草》:“虚火炎肺、咽喉肿痛者禁用。”

  中医传承药方选录

  1、治疗赤白痢::山豆根 捣末蜜丸.空心 煎水下二十丸 三服.(《备急方》)

  2、治疗疮癣:山豆根 捣末 腊月猪脂调涂.(《备急方》)

  3、 治疗头风 头上白屑:山豆根 捣末 油调涂.(《备急方》)

  4、 治疗齿痛:山豆根一片 含于痛处.(《备急方》)

  5、治疗喉风急证 牙关紧闭 水谷不下:山豆根、白药等份.水煎噙之 咽下.(《外科集验方》)

  6、治疗喉中发痈:用山豆根 磨醋噙之 追涎即愈 势重不能言者 频以鸡翎扫入喉中 引涎出.(《永类钤方》)

  7、水蛊腹大有声,而皮色黑者。山豆根末,酒服二钱。(《圣惠方》)

  验方描述

  1.山豆根汤(《慈幼新书》)治太阳、少阴之火,为风寒壅遏,流连咽喉发肿,痰涎愁浊,疼痛难堪,发为肉鹅者。射干、麦冬、花粉、甘草、元参、山豆根。水煎服。方中山豆根清热消肿。

  2.山豆根方(《仁斋直指方》)治咽喉上隔热毒患瘰疬者。山豆根、紫苏叶,细锉,煎汤,临卧服。方中山豆根解毒消肿。

  3.喉痛方(《中药临床应用》)治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属实热证者。山豆根、射干9克,桔梗、牛蒡子各6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方中山豆根利咽消肿,为君药。

  治疗癌症

  1、鼻咽癌

  由山豆根、半枝莲、石上柏、白花蛇舌草等九味药组成,制成片剂,每日4次,每次4片,15天为1疗程。治疗鼻咽癌226例,总有效率87.3%,对照组总有效率仅14%。

  2、宫颈癌

  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报道:山豆根、草河车、夏枯草各100g,按一般中草药片剂制法,生片0.5g,配合外用药治疗宫颈癌48例,治愈10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66.7%,在所治各型宫颈癌中,以糜烂型的疗效最好,菜花型次之。外用药:莪术、山慈姑、生南星、苦参各100g,硼砂25g等。先将莪术、山慈姑、生南星、苦参等加水煎煮2~3h,制成浸膏粉后,再与其他药物共研细末,混匀,过筛。撒布于宫颈癌创面,每日 1~2次。

  3、膀胱癌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用广豆根、喜树碱联合应用治疗膀胱癌40例,临床冶愈2例,显效24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方法:口服片豆根浸膏片,每片相当于生药5分,每日3次,每次4片,或用200%广豆根注射液肌注,每日2次,每次4ml。喜树碱膀胱灌注:剂量及次数因反应大小而不同,一般为10~20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40ml,每周3次,或15~30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30~50ml,每周2次。采用改进的甘油灌肠器自尿道口直接推注入膀胱,经常变换体位,保留2~4h以上,膀胱灌注25次左右为1疗程,部分病例给予瘤体或根部喜树碱注射治疗。

  4、食道癌前病变的阻断治疗

  有报道用山豆根、黄药子、夏枯草、败酱草、白鲜皮、拳参等中药制成片剂对食道癌前病变进行阻断治疗,各组人群5年内发病情况统计,用此方制成的片剂组共统计重度增生者568例,食管癌发病15例,发生率为36%;安慰剂组共统计566例,食管癌发病33例,发生率为58%。食管细胞学复查结果,组方片剂组与安慰剂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用法:组方片剂,每日8片,连服3~5年。

  5、治疗滋养叶细胞肿瘤

  省某妇幼保健院报道用山豆根制剂治疗滋养叶细胞肿瘤100例,其中恶性葡萄胎90例获临床治愈79例(占87.8%),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90%。治疗绒毛膜上皮癌10例,获临床治愈4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50%。用法:山豆根注射液每支2ml,内含药量相当于山豆根生药2g。肌肉注射,每次2~4ml,每日 1~2次。

  此外,还可治疗白血病、肺癌。

  6、治疗肺癌早期

  《中药方剂学》:由百花蛇舌草、鱼腥草煎服。用量一至三钱。

  文献论述

  1、《本草经疏》:“山豆根,甘所以和毒,寒所以除热,凡毒必热必辛,得清寒之气,甘苦之味,则诸毒自解,故为解毒清热之上药。凡痛必因于热,毒解热散,则痛自止,疮肿自消。急黄,乃血热极所发,故必发热,热气上熏则发咳嗽。诸虫亦湿热所化,故悉主之,而多获奇效也。”“入散乳毒药中,能消乳癌。”

  2、《本草汇言》:“山豆根,苦寒清肃,得降下之令,善除肺胃郁热,凡一切暴感热疾,凉而解毒,表里上下,无不宜之。”

  3、《本草求真》:“山豆根,功专泻心保肺,及降阴经火逆,解咽喉肿痛第一要药。缘少阴之脉,上循咽喉,咽喉虽处肺上,而肺逼近于心,故凡咽喉肿痛,多因心火挟其相火交炽,以致逼迫不宁耳。治常用此以降上逆之邪,俾火自上达下,而心气因尔以除。”

  4、《本草正义》:“山豆根,《开宝本草》虽谓气味甘寒,然其实甚苦,沈存中《梦溪笔谈》已言《本草》之误。盖苦寒泄降,其味甚厚,故能解毒而疗疮疡之肿痛,兼能杀虫治黄,皆惟大热之实症为宜。又治发热咳嗽,则以肺胃热咳言之,非不问虚实寒热,可为咳嗽之通用品也。今人专以治咽喉肿痛,则直折火毒之上炎,亦惟实热闭塞者,始为合宜。而风邪外束之喉痛、尚须辛凉开泄者,则必不可早投,反恐遏抑不宣,重增其困。石顽所谓解痘疹热毒及喉痹者,意固不差,但近今喉痧,为病最多,然有外感毒症未罢及肺胃实热如焚两候,先后不同,投药即因而大异,如有表者先投寒降,则外邪不散,适以内攻,如热者误授清扬,则烈火见风,顿成焦土,临症者岂可不辨之于早?濒糊谓研末汤服治腹胀喘满,酒服治女人血气腹胀,丸服治下痢,则必皆属于实热壅塞者,庶乎相投。”

5581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