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 药材大全 网站导航

天竺黄(天竺黄、竹膏(《开宝本草》),天天竺黄(《本草衍义》),竹糖(《伪药条辨》)。)

效用化痰止咳药
性味

甘,寒。归心、肝经。

主治

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小儿痰热惊痫、抽搐、夜啼。

拉丁学名

Bambusae Concretio Silicea

用法用量

3~9g。常入丸、散剂。

采集加工

秋、冬二季采收。

生长环境

生于箣竹属、刚竹属的竹竿上,多生长在将衰败或已衰败的竹林中。

本品为不规则的片块或颗粒,大小不一。表面灰蓝色、灰黄色或灰白色,有的洁白色,半透明,略带光泽。体轻,质硬而脆,易破碎,吸湿性强。气微,味淡。


  天竺黄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因被寄生的天竺黄蜂咬洞后,而于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冬季采收,砍取竹秆,剖取天竺黄,晾干。本品自然产出者很少,大多采用火烧竹林的方法,使竹受暴热后,竹沥溢在节间凝固而成,然后剖取晾干。主产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活血舒经,止咳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小儿百日咳,白带过多。有谓尚可治胃病。

  【来源】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或华思劳竹Schizostachyum chinense Rendle等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秋、冬二季采收。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的片块或颗粒,大小不一。表面灰蓝色、灰黄色或灰白色,有的洁白色,半透明,略带光泽。体轻,质硬而脆,易破碎,吸湿性强。无臭,味淡。

  【鉴别】 (1)取本品适量,炽灼灰化后,残渣中加盐酸与硝酸的等容混合液,滤过,滤液加钼酸铵试液,振摇,再加硫酸亚铁试液,即显蓝色。

  (2)取滤纸 1片,加亚铁氰化钾试液 1滴,待干后,再加本品盐酸溶液 1滴、水10滴与0. 1%茜红的乙醇溶液 1滴,置氨蒸气中熏后,滤纸上可见紫色斑中有红色的环。

  【性味】 甘,寒。

  【归经】 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 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小儿痰热惊痫、抽搐、夜啼。

  【用法用量】 3~9g。常入丸、散剂。

  【贮藏】 密闭,置干燥处。

  【摘录】 《中国药典》

  基本信息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或华思劳竹 Schizostachyum,chinense Rendle等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秋、冬二季采收。

  药用部位: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或华思劳竹 Schizostachyum chinense Rendle等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

  主产地:主产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别名:天竺黄、竹膏(《开宝本草》),天天竺黄(《本草衍义》),竹糖(《伪药条辨》)。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因被寄生的天竺黄蜂咬洞后,而于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

  采集:冬季采收,砍取竹秆,剖取天竺黄,晾干。本品自然产出者很少,大多采用火烧竹林的方法,使竹受暴热后,竹沥溢在节间凝固而成,然后剖取晾干。

  药材为不规则多角形的块状或片状物,表面乳白色、灰白色或灰蓝色相杂。质轻,松脆,易破碎。断面光亮,稍显粉性,触之有滑感。吸水力强,置水中有气泡产生,不溶于水。味甘有凉感,舐之粘舌。以干燥、块大、淡黄白色、光亮、吸水力强者为佳。

  性味

  甘,寒。

  【归经】:入心,肝,肺经。

  ①《日华子本草》:"平。"

  ②《开宝本草》:"味甘,寒,无毒。"

  ③《本草正》:"味甘辛,性凉。"

  ④《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微寒,无毒。"

  原形态子座呈不规则瘤状,早期白色,后变成粉红色,初期表面平滑,后期有龟裂,肉质,渐变为木栓质,长1.5-4cm,宽1-2.5cm。子囊壳近球形,埋生于子座内,直径480-580μm.子囊长圆柱状,(280-340)μm×(22-35)μm;子囊孢子单行排列,长方形至梭形,两端大多尖锐,有纵横隔膜,(42-92)μm×(13-35)μm,无色或近无色,成堆时柿黄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箣竹属、刚竹属的竹竿上,多生长在将衰败或已衰败的竹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份从菌丝发酵液中分得两种多糖:SB-1和SB-2;前者由D-葡萄糖(D-glucose)、D-半乳糖(D-galactose)和L-阿拉伯糖(L-arabinose)按摩尔比0.37:1:0.07所组成,后者由D-葡萄糖、D-半乳糖、D-甘露糖(D-mannose)和L-阿拉伯糖按摩尔比0.25:1:0.47:0.12所组成。又从水溶性成分中分得蛋白酶,淀酚酶,D-甘露醇(D-mannitol)和天冬氨酸(asparticacid),苏氨酸(threonine),丝氨酸(serine),谷氨酸(glutamicacid),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胱氨酸(cystine),缬氨酸(valine),蛋氨酸(methion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赖氨酸(lys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酪氨酸(tyrosine)及微量半胱氨酸(cysteine)。从子座中分得:竹红菌素(hypocrellin)A、B、C,甘露醇,硬脂酸(stearicacid)。还分得:竹黄色素(shiraiachrome)A、B、C。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真菌竹黄水煎提取物能使离体蛙心收缩力减弱,心率变慢,1×10\-2g浓度作用更强烈。对离体兔耳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表现为灌流量增加,尤其是血管处于挛缩状态时此作用更明显。小鼠由背部皮下注入真菌竹黄水煎提取物3.0g/kg,对组胺所致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非常显着的抑制作用。静注0.5g/kg该提取物能降低麻醉兔血压,其机制可能与影响心排血量和使小动脉扩张,外周阻力减低有关。2.对心血管及血浆复钙时间的影响2×10\-1g浓度可显着延长血浆复钙时间,在血凝实验中,该药能延长凝血时间,可能与复钙时间延长有关。

  3.镇痛抗炎作用真菌竹黄水煎提取物2-3.1g/kg皮下注射,对小鼠醋酸刺激性疼痛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从竹黄中提取物的结晶物Ⅲ号(竹菌甲素),以100mg/kg灌胃,能显着提高小鼠热板法痛阈,其作用优于吲哚美辛(消炎痛),与杜冷丁(10mg/kg)相似;能显着降低醋酸所致扭体反应的次数,亦能显着降低蛋清所致的足跖肿用程度。

  4.其他作用真菌竹黄多糖SB1及SB2经药理初步试验,对肝炎具有一定疗效。

  5.毒性真菌竹黄水煎提取物15g/kg给小鼠灌胃,72h内小鼠活动自如,饮食正常,无不良反应;给雄性小鼠静注的LD50为6.471g/kg。

  临床应用

  1.清肺化痰汤(《郭中元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板蓝根20克,黄芩10克,浙贝10克,橘红10克,天竺黄15克,元参12克,炒杏仁10克,白前10克,鱼腥草15克,芦根20克,炙紫菀12克,甘草10克。水煎服,轻者,日服1剂,2次服,重者,每日2剂,日服4-6次。

  2.蜂龙汤(《丁金元方》)治疗小儿哮喘。蜂房6克,地龙10克,桔梗6克,苏子12克,白果10克,百部10克,天竺黄3克,诃子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主治

  热病神昏谵妄,中风痰迷不语,小儿惊风抽搐,癫痫。 痰热咳嗽。

  ①《蜀本草》:"制药毒发热。"

  ②《日华子本草》:"治中风痰壅,卒失音不语,小儿客忤及痫痰。"

  ③《开宝本草》:"主小儿惊风天吊,镇心明目,去诸风热,疗金疮止血,滋养五脏。"

  ④《本草衍义》:"凉心经,去风热。"

  ⑤《玉楸药解》:"清热解毒。"

    用药禁忌

  1、灰指甲、鹅掌风等皮肤病患者忌服。

  2、孕妇禁用。服药期间忌食萝卜、酸辣。

  选方

  ① 治伤风温疫,身热昏睡,气粗,风热痰塞壅嗽,惊风潮搐,中暑,亦治室女白带:天竺黄一两,雄黄(水飞)一钱,辰砂、麝香(各别研)半两,天南星四两(腊月酿牛胆中,阴干百日,如无,只将生者去皮脐,炒干用)。上为细末,煮甘草水和丸,皂子大,温水化下服之。百日小儿,每丸分作三、四服,五岁一、二丸,大人三、五丸。伏暑用盐少许,嚼一、二丸,新水送下;腊月中,雪水煮甘草和药尤佳。(《小儿药证直诀》抱龙丸)

  ② 治小儿急惊风:青黛、轻粉各一钱,牵牛末五钱,天竺黄二钱。上为末,白面糊丸,如小豆大,(每)二十丸,薄荷汤下。(《小儿药证直诀》利惊丸)

  ③ 治鼻衄不止:天竺黄、芎藭各一分,防己半两。上三味捣研为散。每服一钱匕,新汲水凋下。肺损吐血用药二钱匕,生面一钱匕,水调下,并食后服。(《圣济总录》天竺黄散)

  用药配伍

  1、配半夏曲,一清一燥,清热除湿,化痰止咳力量增强,主治湿热内蕴,咳嗽吐痰不爽,呕恶,胸闷胸痛,夜寐不安等症。最宜用之于小儿痰热交炽,消化不良,或痰风将作,目睛呆滞之际。

  2、配胆星,相须为用,主治痰热闭阻清窍,高热神昏谵语,惊痫等症。

  3、配菖蒲,竹黄以清为主,菖蒲以开为主,一清一开,相辅相佐,一寒一温,相互补充,用治热病神昏,中风痰热壅盛等症,疗效大增。

  4、配白僵蚕,用治风热痰喘,惊痫抽搐。

  5、配朱砂,用治痰热惊风,效果甚佳。

1911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