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 药材大全 网站导航

相思子(红豆,云南豆子,郎君子,红漆豆,相思豆,鸡母珠,难丹真珠,八重山珊瑚,美人豆,观音子,鬼眼子,鸳鸯豆,土甘草豆,郎君豆,黑头小鸡)

效用外用药
性味

味苦、辛,性平,有大毒。

主治

根、藤、叶:清热解毒,利尿。根、藤:用于咽喉肿痛,肝炎;叶:用于支气管炎,并作凉茶配料。种子:涌吐,杀虫。外用治癣疥,痈疮,湿疹。

拉丁学名

Semen Abri

用法用量

根、藤、叶2~5钱;种子外用适量,捣烂或研粉调油涂患处。

采集加工

豆科植物相思子的种子。夏、秋季分批摘取成熟果荚,晒干。打出种子,除净杂质后再晒干。

生长环境

生长于丘陵地或山间、路旁灌丛中,常栽培于村边。分布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及云南等地。

识别特征

相思子 攀援灌木。枝细弱,有平伏短刚毛。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8-15对,具短柄,长圆形,两端圆形,先端有极小尖头,长1-2cm,宽0.3-0.3cm,上面无乞求,下面被稀疏的伏贴细毛。总状花序很小,长3-6cm,成头状,生在短枝上,无总花梗,花序轴短而粗,肉质。花小,排列紧密,长约9mm,具短梗;花萼黄绿色,钟形,长约3mm,先端有4短齿,外侧被毛;花冠淡紫色,旗瓣阔卵形,基部有三角状的爪,翼瓣与龙骨瓣狭窄;雄蕊9,成1束;子房上位,被毛,花柱无毛,柱头具细乳头。荚果黄绿色,革质,菱状长圆形,扁平或膨胀,长2-4.5cm,宽1.2-1.4cm,先端有弯曲的喙,被刚毛状细毛。种子4-6颗,椭圆形,在脐的一端黑色,上端朱红色,长6.5mm,有光泽。花期3-5月,果期9-10月。

干燥种子呈椭圆形,少数近于球形,长5~7mm,直径4~5mm,表面红色,种脐凹陷,白色,椭圆形,位于腹面的一端,在其周围呈乌黑色,约占种皮表面的1/4~1/3,种脊位于种脐一端,呈微凸的直线状。质坚硬,不易破碎,破开后内有淡黄色的胚根,及半圆形的子叶2片。具青草气,味微苦涩。以干燥、个大、粒饱满,质坚、红黑分明、色艳者为佳。

  【植物形态】:

  攀援灌木。枝细弱,有平伏短刚毛。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8-15对,具短柄,长圆形,两端圆形,先端有极小尖头,长1-2cm,宽0.3-0.3cm,上面无乞求,下面被稀疏的伏贴细毛。总状花序很小,长3-6cm,成头状,生在短枝上,无总花梗,花序轴短而粗,肉质。花小,排列紧密,长约9mm,具短梗;花萼黄绿色,钟形,长约3mm,先端有4短齿,外侧被毛;花冠淡紫色,旗瓣阔卵形,基部有三角状的爪,翼瓣与龙骨瓣狭窄;雄蕊9,成1束;子房上位,被毛,花柱无毛,柱头具细乳头。荚果黄绿色,革质,菱状长圆形,扁平或膨胀,长2-4.5cm,宽1.2-1.4cm,先端有弯曲的喙,被刚毛状细毛。种子4-6颗,椭圆形,在脐的一端黑色,上端朱红色,长6.5mm,有光泽。花期3-5月,果期9-10月。

  【简述】:

  气味: 苦、平、有小毒、使人呕吐。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种子剧毒,叶和根次之。种子外壳较硬,误食无破损的种子不易中毒,而一粒果仁即可使人致死[A—8,23]。各种动物对相思子的毒性有不同的敏感性,如60g种子可使马致死,而同样剂量对牛、羊和猪却不会引起死亡[20,21]。小鼠腹腔注射种子的乙醇提取物(相当于种子20g/kg),2—5分钟后出现共济失调、翻正反射消失,大部分动物死亡[A-25]。实验表明,动物可以通过逐步增加食用量而获得免疫能力。相思子中毒属于植物毒蛋白中毒类型,主要症状有:在数小时至一日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肠绞痛、腹泻、便血、无尿、瞳孔散大、惊厥、呼吸困难和心力衰竭,严重的呕吐和腹泻可导致脱水、酸中毒和休克,甚至出现黄疽、血尿等溶血现象,一般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尸检可见胃和肠内大面积溃疡及出血。

  【成分】:

  种子含有相思子碱(Abrine),相思子灵(Abraline),下箴刺桐碱(Hypaphorine)N,N-二甲基色氨酸甲酯的甲阳离子(METHYL ESTER OF N,N- dimethyltryptophan methocation),相思豆扔(Precatorine),胆碱(Choline),葫芦巴碱(Trigonelline),又含相思豆毒蛋白(Abrine),角鲨烯(Squalene),β-香树脂醇(β-Amyrine),环木菠萝烯醇(Cyeloartenol),豆甾醇,β-谷甾醇,香油甾醇(Campesterol),5β胆烷酸(5β-Cholanic acid),相思子酸(Abrussic acid),以及黄酮类化合物。种子灰分中含铁,铅,钙,硅,镁,硫酸盐,及磷酸盐。种子皮含0.6-0.8%没食子酸(Gallic acid)及相思子甙(Abranin)。

  其剧毒成分为相思子毒蛋白。

  【药理】:

  相思子毒蛋白之作用性质与蓖麻因(Ricine 即蓖麻种子中所含之毒蛋白)相似。此等植物性毒蛋白均属细胞毒,引起之中毒症状也相同,体温先升高后降低,出现蛋白尿,有时有抽搐,死后解剖所见,有红细胞之凝集,溶血,组织细胞之破坏,浆膜有点状出血,淋巴结肿大,脾脏肿大及颜色变深。此毒蛋白对马之毒性很大,口服15克以上即中毒, 但自小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可获得免疫,对犬,鹅,小牛之毒性则很小。种子外壳很坚硬,人如整吞,可不致中毒,如嚼后再吞,半粒种子,即可使人中毒。种子中所含有的甾醇类部分对小鼠,大鼠有避孕作用,标本上0.02-3.0毫克相当Oxytocin0.003国际单位。种子(特别是种子衣)的醇提取物在体外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甲、乙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及某些致病性皮肤真菌的生长,纸层析显示没食子酸及某些酚性物质,毒性都很底。种子的水溶性蛋白部分在体内(大鼠的Yoshida肉瘤及小鼠的纤维肉瘤),体外有抗肿瘤作用。

  【治疗和解毒办法】:

  因为没有治疗相思子毒蛋白的解毒剂。如果已接触相思子毒蛋白,最重要的是尽快将相思子毒蛋白从人体中清除。治疗蓖麻毒素中毒时,对受害者进行医疗护理,以将相思子毒蛋白中毒所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进行医疗护理的类型将取决於几个因素,护理包括许多方法,例如,帮助受害者呼吸、向静脉中注入液体(液体透过插入静脉的针注入)、用药物治疗癫痫与低血压等情况、误食相思子可用活性炭洗胃或如果眼受到刺激迅速用清水冲洗眼睛。

  【诊断方法】:

  可以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放射免疫法、生物质谱法、红外光谱法等进行检测,因病情具有潜伏性质所以需要医生先以维持病人生理特征,缓解症状的治疗为优先。

  【性味】:辛苦,平,有毒。

  1:《本草拾遗》辛,有小毒。

  2:《纲目》苦,平,有小毒。

  3:《陆川本草》辛甘,有小毒。

  【功用主治】:

  1:《本草拾遗》通九窍,治心腹气。止热闷头痛,风痰。杀腹藏及皮肤内一切虫。

  2:《现代实用中药》治皮肤病疥疮,顽癣等,为浸剂或糊剂。

  【用法用量】:不宜内服,以防中毒。外用:捣烂涂敷患处。

  【选方】:治瘴寒热:相思豆子四十枚,水研服,取吐《千金方》

  【备考】:

  1:《纲目》相思子收龙脑香相宜,令香不耗也。

  2:《南方主要有毒植物》相思豆,叶,根种子有毒,以种子最毒。中毒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皮肤青紫,循环系统衰竭和少尿,最后出现溶血现象,尿血,逐渐呈现呼吸性窒息而死亡。解救方法:催吐或洗胃,然后导泻,并注射生理盐水或5%的葡萄糖盐水,防止血红素或其产物在肾脏沉淀,可每日服小苏打5-15克,如溶血严重并有呼吸道窒息现象时要给氧,小量输血及使用中枢兴奋药,行人工呼吸。

  红豆与相思子的区别

  植物学所称的红豆和相思子是同科不同族的两类植物。按植物志分类,红豆列在豆科蝶形花亚科槐族中,我国分布35属;相思子列在豆科蝶形花亚科相思子族中,在我国分布4属。红豆是木本植物,大部分属类为乔木,少部分为小乔木或灌木。乔木中有一部分为高档园林绿化和用材树种,尤其较高纬度地区自然分布的属类。相思子多为藤本植物,有少部分为攀援灌木或灌木。通常人们把红豆种子和相思子的种子都统称为红豆或相思豆。人们把它们混为一谈的起因可能缘于王维那首著名的“红豆诗”,因为这首诗把“红豆”和“相思”联系在了一起。这两族植物的种子中,有的属类的种子色泽华美,红艳持久,质地坚硬,很多人都用来做装饰品,这也很容易使人们将它们混淆。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我国分布的这4属相思子中,有3属的种子是有毒和有剧毒的,所以保存时要千万小心,不能让不知这一层的人误服误食了。

  相思子·中药材版本一

  【主治】:止热闷头痛。除风痰瘴疟疾,杀虫。

  【药物来源】:豆科相思子属植物相思藤Abrus precatorius L.的种子,根、藤、叶也入药。春秋采根;夏秋采藤、叶;秋季采果,晒干,取种子。

  【性味归经】:根、藤、叶:甘,平。 种子:苦、平。有大毒。

  【功能主治】:根、藤、叶:清热解毒,利尿。根、藤:用于咽喉肿痛,肝炎;叶:用于支气管炎,并作凉茶配料。种子:涌吐,杀虫。外用治癣疥,痈疮,湿疹。

  【用法用量】:根、藤、叶2~5钱;种子外用适量,捣烂或研粉调油涂患处。

  【备注】:

  (1)种子含多种毒性蛋白,有强烈毒性,服0.5毫克可致中毒。

  遇有中毒情况可按解救毒蛋白中毒的常规处理----民间解救法用甘草3钱、金银花4钱,清水2碗煎至1碗饮。本品千万不可误当赤小豆用。

  (2)印度等国以本品根代甘草或作提甘草甜素的原料。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版本二


  相思子豆荚【出处】:《唐本草》

  【拼音名】:Xiānɡ Sī Zǐ

  【别名】:红豆(《王右丞集》),云南豆子(《增订伪药条辨》),红漆豆(《现代实用中药》),相思豆、鸡母珠、难丹真珠、八重山珊瑚(《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观音子、鬼眼子(《南宁市药物志》),鸳鸯豆(《中药材手册》),土甘草豆(《药材学》),郎君豆(《广东中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相思子的种子。夏、秋季分批摘取成熟果荚,晒干。打出种子,除净杂质后再晒干。

  【原形态】:

  缠绕藤本。茎细长,稍木质化,表面疏生白色刚毛状伏贴细毛。双数羽状复叶,互生,长4~11厘米;叶轴被刚毛状伏贴毛,先端有小尖突;小叶8~20对,具短柄;小叶片长圆形至长圆状倒卵形,长5~20毫米,宽3~8毫米,先端钝圆,具细尖,基部圆形成阔楔彤,全缘,上面光滑,下面被刚毛状伏贴细毛;叶易雕落。总状花序腋生,花序轴粗壮,肉质,被刚毛状伏贴毛;花小,排列紧密,淡紫色,长约9毫米,具短梗;花萼黄绿色,钟形,长约3毫米,先瑞有4短齿,外侧被毛;花冠蝶形,旗瓣阔卵形,基部有三角状的爪,翼瓣与龙骨瓣狭窄;雄蕊9,成1束;子房上位,阔线形,被毛,花柱短,柱头具细乳头。荚果黄绿色,革质,长方形,扁平或膨胀,长2~4.5厘米,宽1.2~1.4厘米,先端有弯曲的喙,表面密被白色刚毛状伏贴细毛。种子1~6粒,椭圆形,基部靠近种脐部分黑色,上部朱红色,有光泽。花期3~5月。果期5~6月。

  本植物的根(相思子根)、茎叶(相思藤)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

  生长于丘陵地或山间、路旁灌丛中,常栽培于村边。分布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及云南等地。主产广东、广西;此外,福建、云南亦产。

  【性状】:

  干燥种子呈椭圆形,少数近于球形,长径5~7毫米,短径4~5毫米,表面红色,种脐白色椭圆形,位于腹面的一端,在其周围呈乌黑色,约占种皮表面的1/4~1/3,种脊位于种脐一端,呈微凸的直线状。种皮坚硬,不易破碎,内有2片子叶和胚根,均为淡黄色。气青草样,味涩。以个大、红头、黑底、色艳、粒圆、饱满者为佳。

  【化学成份】:

  种子含相思子碱、相思子灵、下箴刺桐碱、N,N-二甲基色氨酸甲酯的甲阳离子、相思豆扔、胆碱、胡芦巴碱,又含相思子毒蛋白、角鲨烯、β-香树脂醇、环木菠萝烯醇、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5β-胆烷酸、相思子酸以及黄酮化合物。种子灰分中含铁、铅、钙、硅、镁、硫酸盐及磷酸盐。种子皮含0.6~0.8%没食子酸及相思子甙。

  【药理作用】:

  相思子毒蛋白之作用性质与蓖麻因相似。此等植物性毒蛋白均属细胞毒,引起之中毒症状亦相似:体温先升高后降低,出现蛋白屎,有时有抽搐;死后解剖所见,有红细胞之凝集、溶血、组织细胞之破坏、浆膜有点状出血、淋巴结肿大、脾脏肿大及颜色变深等。此毒蛋白对马之毒性很大,口服15克以上即中毒,但如自小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可获得免疫;对犬、鹅、小牛之毒性则很小。种子外壳很坚硬,人如整吞,可不致中毒,如咀嚼后再吞,半颗种子,即可使人中毒。种子中所含的甾醇类部分对小鼠、大鼠有避孕作用,所含的蛋白成分有催产素样作用,其效力在未孕豚鼠子宫标本上0.02~3.0毫克相当Oxytocin0.003国际单位。种子(特别是种子衣)的醇提取物在体外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甲、乙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及某些致病性皮肤真菌的生长;纸层析显示有没食子酸及某种酚性物质,毒性都很低。种子的水溶性蛋白部分在体内(大鼠的Yoshida肉瘤及小鼠的纤维肉瘤)、体外有抗肿瘤作用。

  【性味】:辛苦,平,有毒。

  ①《本草拾遗》:辛,有小毒。

  ②《纲目》:苦,平,有小毒。

  ③《陆川本草》:辛甘,有小毒。

  【功能主治】:

  ①《本草拾遗》:通九窍,治心腹气。止热闷头痛,风痰。杀腹藏及皮肤内一切虫。

  ②《现代实用中药》:治皮肤病疥疮、顽癣等,为浸剂或糊剂。

  【用法用量】:不宜内服,以防中毒。外用:捣烂涂敷患处。

  【附方】:治瘴寒热:相思子十四枚。水研服,取吐。(《千金方》

2658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