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 药材大全 网站导航

鱼脑石(石首鱼头石,石首鱼脑中枕,石首鱼魫,石首骨,黄鱼脑石,鱼首石)

效用利尿药
性味

味甘、咸,性寒。

主治

利尿,排石。用于尿路结石,小便不利,解野蕈毒。外用治化脓性中耳炎及鼻炎。

拉丁学名

Asteriscus Pseudosciaenae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5g;或研末1.5-3g。外用:适量,研末,吹鼻或麻油调匀滴耳。

采集加工

洗净晒干,放铁勺内,上覆一碗,在烈火上煅至有爆裂声后,取出放凉。

生长环境

生态环境:1.为暖温性回游鱼类。栖息于60m以内近海的中下层。喜集群,食性广,主要摄食小型鱼类、节肢类等动物。能发声,生殖期更盛。一生能多次产卵,产卵场均在河口附近或岛屿、内湾近岸浅清洁工我。产卵期分春秋二季。怀卵量一般为20万-50万粒,卵浮性,球形,很1.19-1.55mm,有无色油球1个。秋冬随水温下降。鱼群向南回游越冬。 2.为温水性底层鱼类。喜栖息于软泥或泥沙质海底。食性广。能发声,在生殖期常发出“咯咯”、“沙沙”声。生殖期在北方海区于4-5月间产卵,怀卵量平均为7万-15万粒,卵浮性,球形,直径1-1.45mm,有油球1个。秋末冬初,鱼群南下作适温回游。 资源分布:1.我国分布于黄海、东海和南海。 2.我国分布于渤海、黄海和东海。

识别特征

为长卵形,具三棱的颗粒。大黄鱼的脑石长1.5~2厘米,宽0.8~1.8厘米。小黄鱼的较小,长1~1.2厘米,宽5~7毫米。中间宽,一端稍圆,另一端尖。全体磁白色。关节面较平坦,表面可见明显的圆形节痕;另一面向一侧隆起,近尖端部有一斜的凹沟,并有横突数个,其隆起一侧的下方可见细长纹理,即生长线。质坚硬,不易破碎。气微,味稍涩。以洁白、坚硬、无杂质者为佳。

1.大黄鱼 耳石呈长卵形,具三棱状,前端宽圆,后端狭尖,里缘及外缘弧形。长1.5~2.3cm,宽0.8~1.5cm。全体白色,具瓷样光泽。背面从里缘向外缘逐渐降起呈嵴状。近里侧及外侧底部可见到明显的层状生长纹,后端有一斜凹沟。背面有横向嵴棱数条。腹面平滑,交后两端稍翘起。有一“蝌蚪”形印迹。“蝌蚪”的头区昂仰,近圆形,伸达前缘。尾区斜直,为一“T”字形浅沟,尾端扩大,中央有一圆形突起,尾部直达后缘。边缘沟显着,宽而短,位于腹面里侧缘与“蝌蚪”形印迹之间。质坚硬而脆,断面可见纵向纹理和生长纹相互交织,具绢样光泽。气微,味淡稍涩。2.小黄鱼 耳石长1~1.2cm,宽0.5~0.7cm。以色洁白、质坚硬者为佳。

  主要成分碳酸钙

  来源与采集首鱼科动物大黄鱼或小黄鱼头骨中的耳石。动物形态详"石首鱼"条。 多为加工鱼鲞时的副产品。一般在5~6月石首鱼(黄鱼)渔汛期收集。加工时将头骨中最大的一块耳石取出,洗净,晾干。用途通过对鱼耳石的辉光测试可以反映水体污染的级别

  受污染较重的水域 出产的鱼耳石光度强 光域大(波段宽)

  受污染较少的水域 出产的鱼耳石光度弱 光域窄(波段窄)

  (《药材资料汇编》)

  可以根据鱼耳石的样子判断鱼的种类。

  可以把鱼耳石磨成薄片然后根据上面一圈圈的纹路推算出鱼的岁数。(《海洋知识素质培养》)

  药材

  为长卵形,具三棱的颗粒。大黄鱼的脑石长1.5~2厘米,宽0.8~1.8厘米。小黄鱼的较小,长1~1.2厘米,宽5~7毫米。中间宽,一端稍圆,另一端尖。全体磁白色。关节面较平坦,表面可见明显的圆形节痕;另一面向一侧隆起,近尖端部有一斜的凹沟,并有横突数个,其隆起一侧的下方可见细长纹理,即生长线。质坚硬,不易破碎。气微,味稍涩。以洁白、坚硬、无杂质者为佳。

  主产浙江。

  炮制

  洗净晒干,放铁勺内,上覆一碗,在烈火上煅至有爆裂声后,取出放凉。

  性味

  《医林纂要》:"咸,平。"

  功用主治

  化石,通淋,消炎。治石淋,小便不利,中耳炎,鼻炎,脑漏。

  ①《日华子本草》:"取脑中枕烧为末,饮下治石淋。"

  ②《开宝本草》:"主下石淋,磨石服之,亦烧为灰末服。"

  ③《纲目》:"研末或烧研水服,主淋沥、小便不通。煮汁服,解砒霜毒、野菌毒。"

  用法与用量

  内服:研末,1~3钱(折合3~9克)。外用:烧存性研末撒。

  选方

  ①治石淋及诸淋:石首鱼头石十四枚,当归等分。上二味捣筛为散,以水二升,煮取一升,顿服。(《养生必用方》)

  ②治小便不通:石首鱼头石末,水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③治聤耳出脓:石首鱼魫,研末,或烧存性研掺耳。(《濒湖集简方》)

  ④治鼻炎:鱼脑石(煅)一钱,冰片一分。共研末,吸鼻中。(《山东中草药手册》)

  ⑤治久年脑漏:石首骨,火炙研极细,每晚临睡时,服一钱,酒调下。(《本草汇言》)

  处方名

  鱼脑石、鱼首石、石首骨、鱼枕石、煅鱼脑石处方中写鱼脑石、鱼首石、鱼枕石、石鱼骨等均指生鱼脑石,为原药洗净,晾干,捣成小块或碎块入药者。偏于利尿化石。煅鱼脑石为净鱼脑石放铁勺内,上覆一碗,在烈火上煅至有爆裂声,取出放凉入药者。

  商品名

  鱼脑石,鱼首石,鱼枕石。以洁白、坚硬、无杂质者为佳。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多为加工鱼鲞时的副产品。一般在5~6月石首鱼(黄鱼)渔汛期收集。

  拉丁名

  药材Asteriscus Pseudosciaenae原动物大黄鱼 Pseudosciaena crocea(Rich.)或小黄鱼 P. Polyactis Bleeker

  炮制方法

  洗净晒干,放铁勺内,上覆一碗,在烈火上煅至有爆裂声后,取出放凉。加工时将头骨中最大的一块耳石取出,洗净,晾干。

  考 证

  出自《药材资料汇编》。

  生药材鉴定

  为长卵形,具三棱的颗粒。大黄鱼的脑石长1.5~2厘米,宽0.8~1.8厘米。小黄鱼的较小,长1~1.2厘米,宽5~7毫米。中间宽,一端稍圆,另一端尖。全体磁白色。关节面较平坦,表面可见明显的圆形节痕:另一面向一侧隆起,近尖端部有一斜的凹沟,并有横突数个,其隆起一侧的下方可见细长纹理,即生长线。质坚硬,不易破碎。气微,味稍涩。以洁白、坚硬、无杂质者为佳。主产浙江。

  中药化学成分

  主含碳酸钙;另含有机物0.2%-10%、纤维蛋白。

256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