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 医药资讯 网站导航

常见症状鉴别之疼痛

2014-11-16 22:41:58

  疼痛是病人的自觉症状,也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从部位分有头痛、胸胁痛、胃院痛、腰痛、腹痛,肌肉关节痛等,且有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及寒热、虚实之不同。

  【头痛】

  可发生于许多疾病中,临床可分为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两类。

  ——头痛,波及颈项,伴恶风寒,全身骨节疼痛,得包裹头部,苔薄白,脉浮紧,多发作于吹风受凉后,是风寒头痛。为外感风寒之邪,寒主收引,经脉不利则头痛。

  ——头痛,伴发热,恶风寒,汗出,口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者,是风热头痛。为感受风热之邪,上扰清窍,故头痛。

  ——头痛如裹,肢体困重,恶寒发热,胸闷,纳呆,苔白腻,脉儒,阴雨天尤甚者,是风湿头痛。为感受风湿之邪,湿邪粘腻重浊,上扰清窍则头痛如裹。

  ——头痛以前额为甚,伴发热,汗出,口渴,烦躁,舌红,脉数或洪大者,是阳明头痛。前额为阳明经循行部位,热邪侵袭阳明经,循经上炎则头痛,以前额为甚。

  ——头痛以两侧为甚,伴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日苦,咽干,目眩,脉弦细者,是少阳头痛。头部两侧为少阳经循行部位,热邪侵袭少阳经,循经上炎则头痛,以两侧为甚。

  ——头痛以巅顶为甚,伴恶心,吐涎沫,畏寒,四肢欠温,舌淡,脉弦者,是厥阴头痛。巅顶为厥阴经到达之部位,寒邪侵袭厥阴经,浊阴上逆则巅顶痛。

  ——头痛头胀,伴耳鸣,目糊,面赤,失眠,健忘,肢体麻木或振颤,舌红,苔黄,脉弦细者,是肝阳上亢头痛。肝阳上亢,清窍被扰,故头痛头胀。

  ——头痛且胀,伴胸脘痞满,身重肢倦,恶心,吐痰沫,苔白腻,脉弦滑者,是痰浊头痛。痰浊上蒙,清阳不升,则头痛且胀。

  ——头痛隐隐,伴体倦乏力,少气懒言,劳累则加剧,面色晄白,纳差,舌淡,脉虚者,是气虚头痛。中气不足,元神之府失养则头痛隐隐。

  ——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舌暗或有瘀斑,脉细涩者,是血瘀头痛。瘀血内停,经脉流行不畅,则头痛固定不移。

  ——头痛隐隐,伴心悸失眠,手足麻木,面色无华,舌淡,脉虚者,是血虚头痛。为血虚阴亏,不能上荣于清窍,则头痛隐隐。

  ——头痛偏于一侧,或左或右,其痛暴作,痛势甚剧,痛解如常人,脉弦者,是偏头痛。为肝经有邪,风火上扰所致。

  ——头痛呈空痛,伴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带下,舌红,少苦,脉沉细无力者,是肾虚头痛。脑为髓之海,肾精不足,则头脑空痛。

  ——头痛头胀,伴颜面肿大,面发疱疮,发热,咳嗽,咽干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数者,是大头瘟。为热毒上壅,经脉不利,故头痛头胀。

  【胸胁痛】

  胸痛是指胸部疼痛,包括上焦心肺两脏所居的部位,胁痛是指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主要与肝胆有关,临床常并称为胸胁痛。有虚实寒热之不同。

  ——胸痛,痛彻肩背,伴心悸,气短,甚则喘息不能平卧,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欠温,苔白,脉沉迟者,是胸阳痹阻之胸痛。为胸阳不振,气机闭阻所致。

  ——胸痛,且牵引肩背,伴喘促,咳嗽,痰多色白,纳差,苔白腻,脉沉弦者,是痰湿胸痛。为胸阳不振,痰湿内蕴所致。

  ——胸痛,呈刺痛不移,伴胸闷不舒,舌暗,脉涩或结代者,是血瘀胸痛。为胸阳不振,瘀血内阻所致。

  ——胸胁痛以胁痛为主,攻窜不定,与情志有关,急躁易怒,失眠,暖气,苔薄白,脉弦者,是气滞胸胁痛。为肝气郁结,经脉不利所致。——胸痛伴咳嗽,气喘,咳吐腥臭脓痰,恶寒发热,烦躁,舌红,苔黄,脉浮数者,是痰热壅肺之胸痛为痰热壅肺,肺气不利所致。

  ——胸胁胀痛,每逢咳唾牵引疼痛加剧,肋间胀满,转侧不利,苔白腻或润,脉沉弦者,是悬饮胸痛。

  为饮停胸胁,经脉不利所致。

  ——胸部疼痛,伴干咳少痰,咳血或痰中带血,午后潮热,颧红,盗汗,舌红,脉细数者,是肺阴虚胸痛。为肺阴不足,虚热内扰,经脉失养所致。

  ——胁部隐痛绵绵,伴头晕目眩,五心烦热,神疲乏力,劳累更剧,舌红,苔少,脉细数者,是肝阴虚胁痛。为肝阴不足,虚火内扰,经脉失养所致。

  ——胁痛不舒,伴发热,口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目赤,小便黄,或黄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者,是肝胆湿热之胁痛。为肝胆湿热,肝络失和所致。

  ——左侧胸痛隐隐,伴心悸怔仲,气短懒言,面色晄白,失眠,舌淡,脉虚或结代者,是心气虚胸痛。

  为心气不足,气血运行不利所致。

  【腰痛】

  是指腰的一侧或两侧疼痛。腰为肾之府,故与肾的关系较密切。感受外邪或内伤均可导致腰痛。

  ——腰部冷痛重着,每遇阴雨,寒冷加剧,活动不利,遇热痛减,畏寒,四肢欠。,舌淡,苔白腻,脉紧者,是寒湿腰痛。为寒湿阻滞经络,气血流行不畅经脉失养所致。

  ——腰痛以酸软为主, ,伴膝腿无力,劳累加剧者,是肾虚腰痛。偏阳虚者,还可见面色晄白,四肢欠温,少腹拘急,舌淡,脉沉细,为肾阳虚损,温煦作用减弱所致。偏阴虚者,还可见心烦失眠,面色潮红,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红苔少,脉细数。为肾阴不足,经脉失于滋养所致。

  ——腰髋疼痛,痛处有热感,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细数者,是湿热下注之腰痛。为湿热下注,经脉不利所致。

  ——腰痛呈刺痛,固定不移,轻则活动不利,重则难以转侧,多有外伤史,舌暗,脉细者,是瘀血腰痛。为瘀血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腰痛位于后侧或一侧,呈刺痛或钝痛,伴小便涩痛,尿中时夹砂石,或排尿突然中断,或尿中带血,排石后痛减,苔薄白,脉弦者,是石淋腰痛。为湿热蕴结成石,经脉不利所致。

  【胃脘病】

  是指上腹部疼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有寒热虚实之不同。

  ——胃脘疼痛暴作,畏寒,喜暖,局部热敷痛减,呕吐清水,四肢欠温,喜热饮,苔薄白,脉沉者,是寒邪侵犯胃腑之胃脘痛。常与饮食生冷有关,寒邪侵袭,胃脘拘挛则痛。

  ——胃脘胀问,甚则疼痛,暧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舌红,苔厚腻,脉滑者,是食滞胃脘痛。为饮食过多,食物停留,胃失和降,气机不畅所致。

  ——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连及两胁,暖气,吞酸,纳呆,大便不畅,苔薄白,脉弦者,是肝气犯胃之同脘痛。为肝部气滞,中焦气机升降失司所致。

  ——胃脘痛隐隐,空腹时尤甚,得食则舒,喜温喜按,或泛吐清水,四肢欠温,大便溏薄,面色晄白,舌淡,苔白,脉沉细者,是脾胃虚寒之胃脘痛。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机不利则胃脘痛隐隐。

  ——胃脘疼痛有定处,痛如针刺或刀割,食后更甚,大便色黑,或呕血,舌暗,有瘀斑,脉沉涩者,是血瘀胃脘痛。为瘀血阻滞,脉络不通则痛。

  ——胃脘疼痛伴热感,纳差。食后作胀,口渴,五心烦热,大便于结,舌红,苔少,脉细数者,是阴虚胃脘痛。胃阴不足,津液亏损,失于滋养则胃院痛。

  ——胃脘灼热疼痛,伴口干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者,是胃热之胃脘痛。为热邪蕴结胃脘,经脉不利,气机失和所致。

  ——胃脘疼痛,伴振水声,面色晄白,畏寒,四肢欠温,或吐清水,纳差,舌淡,苔薄白,脉沉者,是饮停中焦之胃脘痛。饮停中焦,阳虚水液不得输布,经脉不利则胃脘痛。

  【腹痛】

  是指胃院以下腹部的疼痛。凡腹腔内脏器的病变多可导致腹痛,临床当辨别腹痛所在之脏腑,以及寒热虚实之区别。

  ——脘腹胀痛,攻窜不定,或牵引少腹痛,胸闷暖气,症情常因情志变化而改变,苔薄,脉弦者,是气滞腹痛。为肝气郁结,气机阻滞,经脉不利而腹痛。

  ——腹部疼痛,痛点固定,拒接或触痛,或按之有痞块,经久不愈,舌暗,有瘀点,脉沉涩者,是血瘀腹痛。为瘀血阻滞,久病人络,不通则腹痛。

  ——腹部灼热疼痛,喜冷,拒按,口渴喜饮,大便不通,舌红,苔黄,脉数者,是胃肠实热之腹痛。胃肠有实热之邪结聚,腑气不通则腹痛。

  ——腹痛时作时止,胃脘嘈杂,面色无华,纳差,或鼻孔作痒,梦中龄齿,唇内有粟粒点,或脸上有白色虫斑,发作时腹部可有包块,脉沉紧者,是虫积腹痛。多见于儿童,为蛔虫内扰,气机道乱所致。

  ——右上腹突然剧痛,或呈钻顶样疼痛,伴恶心呕吐,四肢欠温,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甚则打滚,脉紧,不发则如常人者,是胆蛔症之腹痛。为蛔虫上膈,窜入胆道所致。

  ——腹痛腹胀,伴发热,胸闷纳呆,口渴,下利赤白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者,是湿热壅滞肠道之腹痛。湿热阻滞肠道,传化失司,气机不畅则腹痛。

  ——腹痛暴作,伴发热恶寒,胸闷纳呆,身重倦怠,口不渴,大便搪薄,小便清利,苔白腻,脉浮或紧者,是外感寒湿之腹痛。寒湿之邪壅阻胃肠,气机不畅所致。

  ——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神疲乏力,四肢欠温,大便清薄,畏寒,饥饿或劳累时更甚,舌淡,苔白,脉沉细者,是虚寒腹痛。为素体阳虚,寒湿内阻,经脉不利所致。

  ——腹痛剧烈,腹壁拘急,腹部或右下腹可触及块物,拒按,且右下肢屈伸不利,发热,汗出,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者,是肠痈腹痛。

  热结于内,气血瘀滞,腑气不通则腹痛。

  ——腹痛腹胀,全腹饱满,拒按,大便不通,恶食,暧腐吞酸,恶心呕吐,呕吐或大便通畅后症减,苔白腻,脉滑实者,是食滞腹痛。为暴饮暴食,脾胃运化失司,气机不利所致。

  ——女性行经前后,或经期,少腹疼痛难忍,甚则面色苍白,四肢欠温,泛恶,苔薄,脉弦者,是痛经。

  为冲任失调,气血运行不利,经行不畅所致。

  ——腹痛呈绕脐痛,并向前阴放射,或向前阴转移,伴手足厥冷,胁痛里急,阳事不举,脉沉弦紧者,rJ, o-O,1是疝气腹痛。为任脉之病,寒气结聚,气机不利所致。

  ——腹部疼痛胀闷,伴大便不通,四肢欠温,畏寒,舌苔白,脉沉弦者,是寒实腹痛。为阴寒之邪结聚,腑气不通所致。

  【肌肉关节痛】

  从广义上讲还当包括身痛等症状,大多由感受外邪导致经脉不利等引起,也可见于杂病中。

  ——肌肉关节疼痛呈游走性,伴关节屈伸不利,发热恶寒,苔薄白,脉浮或紧者,是风痹。为感风寒湿之邪,以风邪为主,故关节肌肉疼痛呈游走性。

  ——肌肉关节疼痛剧烈,疼痛部位固定,或肩,或膝,伴发热恶寒,关节活动不利,苔白,脉浮紧或弦紧者,是寒痹。为感受风寒湿之邪,以寒邪偏胜,寒主收引,故以关节肌肉疼痛剧烈为主。

  ——肌肉关节疼痛重着,部位固定,以腰部、下肢为主,伴发热恶寒,肢体沉重麻木,苔白,脉濡缓者,是湿痹。为感受风寒湿之邪,以湿邪为主,故受累部位疼痛、沉重、麻木,有不易速愈的特点。

  ——肌肉关节热痛,局部红肿,有灼热感,伴发热,口渴,关节活动不利,舌红,苔黄,脉滑数者,是风湿热痹。为感受风湿热邪,或风寒湿痺化热,湿热互结,故受累部位红肿热痛,活动不利。

  ——肌肉关节呈针刺样疼痛,痛点固定,局部红肿,或关节肿大畸形,屈伸不利,五心烦热,口渴喜饮,舌红,或有瘀斑,苔黄,脉弦或沉涩者,是血与热互结之痹证。为瘀血与热相结,局部经脉运行不利,瘀热凝滞所致。

  ——肌肉关节疼痛,四肢欠温,肩背恶寒,面色晄白,脉沉或沉细者,是阳虚身痛。为阳气虚,寒湿之邪侵袭,经脉不利所致。

  ——肌肉关节疼痛长期不愈,伴面色不华,气短乏力,心悸怔仲,动则汗出,舌淡,脉虚者,是气血虚之身痛。为气血虚,经脉失养所致。

672人参与